首页 >> 优秀投稿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夯实民航空管安全基石
时间:2023-04-25| 编辑:sunwenjin|【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航空运输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国家战略,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管安全工作是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笔者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民航空管系统基层安全管理者,认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不断夯实民航空管安全基石,这是每一名空管基层安全管理者的使命与担当。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安全工作的忠诚情怀

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人民安全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我们从事民航安全工作的核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已经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安全生产法》中,这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也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党性修养的标尺,是人民性的体现,要体现到具体规章程序、具体行动当中去,民航空管保障更是如此。面对航班空中遭遇紧急情况,就要以最有利、最快速为原则,主动协助、及时协调、准确通报,保障航班以最优路径安全着陆。在保障2018年“5·14”川航8633事件中,民航西南空管人展现出空管人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践行了忠诚与担当。面对应急救援飞行,就要迅速开辟绿色通道,分秒必争,优先保障。在2022年7月台风“暹芭”影响期间,民航中南空管人迅速响应、协同联动,安全保障各类急救飞行34架次,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因此,作为安全管理的党员干部,只有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贯穿到具体安全工作中,才能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反之,如果人民至上的情怀不够坚定,就可能走偏走软,就会在工作中被动履职。

二、保持自我革命是思想行动的忠直勇气

自我革命是党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党在百年风雨中最鲜明的品格。作为安全管理的党员干部务必要有自我革命精神,“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以忠直的勇气查摆问题,持续改进。这就要将自我革命精神贯穿到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上来,贯穿到防止偏离实事求是、脱离群众上来,贯穿到是否深入科学分析研判安全形势上来,这是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过程。

疫情后,民航运输量已得到恢复性增长,但关键人员技能恢复、航空器机械故障、复杂天气影响、各类信号干扰等多种风险突出。在此背景下,每一次典型案例就是一次实战考验,考验我们在思想作风、资质能力、风险管控、应急处置、协同联动等方面是否能经受得住风吹浪打。面对掌声鲜花,要保持清醒,戒骄戒躁;面对问题不足,务必刀刃向内,直面问题和痛点。例如在近年处置多起外航紧急备降事件过程中,就要直面航空英语通讯专业能力不足、飞机专业知识不足、管制员与飞行员沟通交流不足等问题。目前空管系统已经直面问题不足,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进管制特情英语专项培训和特情处置专岗制。

疼痛教育、警示教育就是提醒我们“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还不牢固,须时时拿出来警醒鞭策,因为反面案例本身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校正偏差。

三、聚焦主责主业是人民安全的忠实体现

在思想认识上,坚持人民至上、保持自我革命是安全工作的核心和改进动力,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是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因此,作为空管基层安全管理者,聚焦空管主责主业就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最直接体现,落实到确保“两个绝对安全”上来,这是检验民航安全工作的最严标尺、最高标准,也是新时代空管安全管理的奋斗目标。

如何确保空管的“两个绝对安全”,笔者认为,在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中就要实事求是地聚焦“安全”二字,坚持责任担当、深入一线。一是要抓作风建设,走实“前一公里”。安保、地面保障、机务、飞行、空管是保障飞行安全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个复杂链条中,人的严谨工作作风是首要的,始终贯穿于所有环节、贯穿于员工整个职业生涯,作风不严谨,就会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对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空管作为关键的一环,夯实安全基石的前提就要落实民航局作风建设系列重要部署,在思想上构筑坚固的风险防线。例如民航局2022年发布《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长效机制建设指南》、民航局2023年组织成立民航安全宣讲团等举措为全行业深化安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二是抓风险管理,走稳“核心过程”。事前预防是关键,要前移安全关口,以高度敏感性和专业性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完善“双盯”机制,既要从各级安全会议到班组讲评会强化风险分析和预防,也要将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运行管理过程,利用风险群防群治、三人制安全小组等形式,构筑防控堡垒,不断提升各级管理者以及一线关键岗位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专业技能。例如多方联动治理航空无线电干扰、管控管制员与飞行员语音通话误发误听风险等;三是抓具体落实,走准“最后一公里”。一线落实是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最终体现,如果落实不到位、不准确,甚至南辕北辙,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不仅要完善一线操作程序,还要在管理制度上压实责任,既要盯组织、系统,也要盯人和事,层层传导到一线各岗位,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条程序,落实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指令,例如规范交接班环节、完善飞行冲突预防等措施的落实。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通过基层安全管理调查实践、知识积累,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坚持守正创新,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夯实安全基石,促进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向本质安全靠拢。

四、迎接风险挑战是安全基石的直接检验

安全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关键标尺,服务是民航行业价值的直接体现,民航空管“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空管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国防建设和行业发展的基本定位。笔者所在的民航珠海进近管制中心近10年来,在民航空管系统各级领导下,为解决空域区内深圳、珠海、澳门三大机场航班运行矛盾以及各类航空活动需求,不断夯实安全基础,深挖潜力,不仅从工作作风、专业技能、操作程序下功夫,也从系统上下功夫,通过一线调研、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多管齐下“开出良方”,包括引入协同决策放行系统、优化飞行程序、缩小雷达间隔、应用点融合新技术等手段,经过持续努力有效缓解了运行矛盾,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提升了运行效率,促进了终端管制区内各机场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的航空出行更加顺畅、舒适。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活动需求持续增长背景下,防范化解新的运行风险、更好服务行业发展成为了民航珠海进近人乃至中南空管人的新任务新要求。这将直接检验空管安全基石“成色”如何。“海恩法则”告诉我们,在实际操作层面,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因此,作为基层安全管理者,要清醒认识到在行业未来发展挑战中,不仅要在技术、规章上升级、完善和创新,更要在人员素质、责任心上打磨锤炼。

当前,党的二十大精神正在各行各业持续深化落实,在我国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征程上,党和人民对航空安全期望和标准定在了100分,这是新征程民航人赶考路上的压力和动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空管基层安全管理的党员干部,笔者将与行业全体同事一道,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以实干专业精神持续夯实安全基石,在保持行业安全平稳运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中贡献力量! (作者:薛建华 单位:民航中南空管局民航珠海进近管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