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医护人员的新年

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喘息稍稍平缓”的北京,也给这座城市送来了新的希望。1月2日,元旦假期还没有结束之际,本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民航总医院。自2022年12月初起,北京感染新冠病毒患者激增,让民航总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等科室从未如此“夜如白昼”。

“保医护人员安全、保医院正常运行、保危重症及时救治!”面对前来就诊的大量患者,怎么做到这“三保”?“举全院之力,保证门诊正常,科学调配各科室医护力量,支援发热门诊、急诊、病区‘前线’!”民航总医院院长彭定琼带领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快速作出决定。

1.jpg

民航总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等科室从未如此“夜如白昼”

号召一经发出,民航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都主动请缨“上战场”。前来看病的患者持续增多,排队到发热门诊、急诊支援的医护人员名单也越列越长。

“当时我都流眼泪了,在发热门诊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感到这么艰难过,也从没像现在这么有力量过。”民航总医院发热门诊主任李玉玲激动地对记者说,“院领导特别关心我们。我们在岗,领导在岗;我们休息,他们还在岗。在院领导的科学调配下,医护人员发烧了,赶紧‘下火线’休息,努力康复。支援的力量立马赶到,支援的医护人员发烧了,又有同事补进来,休息的医护人员两三天就都抢着回来了。”

虽然院领导千叮咛、万嘱咐医护人员也要保证休息、身体力行,但退烧就返岗是大家一致的选择。

2.jpg

号召一经发出,民航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都主动请缨“上战场”

在急诊科,需要特别治疗的患者增多。加床;床加满了就拼桌子、拼椅子;桌椅不够了,就把厚垫子铺在大厅过道边,医护人员跪在地上给躺在担架上的、刚从急救车上抬下来的患者做心肺复苏。

最多的一次,急诊科主治医师刘亚楠跪在地上一个接一个地,接力做了近一个小时心肺复苏。做完,直接瘫坐在地上。“找个墙角坐下休息会儿,顾不了那么多了。”刘亚楠说。

进入2023年新年,重症高峰渐渐回落。在抢救室里,一直揪着记者耳朵的不是家属的叹息声、病人的呻吟声,这些声音早就淹没在了病人、医护人员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中。烧退了就主动返岗的医护人员,身体并没有完全康复。但在抢救室里一忙起来,他们根本顾不上喝水、吃饭,往往一抬眼,已经又加班了3个小时。

3.jpg

烧退了就主动返岗的医护人员,身体并没有完全康复

“我从业22年了,这段时间是我经历过的最难的时刻。”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彭春霞告诉记者,“大家虽然嘴上没说,但都在用实际行动感谢医院的关怀。各科室的同事也都抢着来帮忙。这些天听到最多的是‘你们去抢救吧,诊室交给我们’。在艰难的时刻,是大家互相支撑着挺过来的!”

“这段时间,在院党委的统一指挥下,全院打破专业壁垒,对全员进行危重症抢救培训。在协调各科力量支援发热门诊、急诊、病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条件增加危重症病床,确保公平科学、高效高质救治患者。”医务部副主任姜炬芳告诉记者。

元旦期间,“阳康”没几天的急诊科分诊台护士张秋月去上班了。这些天,咳嗽着、嗓音沙哑的张秋月每天在岗8小时,几乎一刻不停地在说话:“阿姨,拍CT右转,拍回来再找大夫。”“您拿好这个分诊条,去前面挂号。”……在跟记者交谈的2分钟里,先后有5位患者向张秋月咨询各种问题。

诊室对面抢救室里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电话那头,病区主管说:“我们这里腾出了一个床位,可以收治一个病人。”在这个特殊时期,民航总医院积极畅通急诊与病区转运通道,确保重症患者24小时内从急诊转入病区。“这正是我们‘民航速度’的体现。”姜炬芳表示。

医院第一时间设置了“红码病区”,专门接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呼吸科副主任刘毅及护士长李晶带领的团队第一批进驻“红码病区”。两周后,这批医护人员陆续被感染,第二批支援医护人员即刻上岗。

自2022年12月14日起,“红码病区”增加危重症床位,第二批支援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郑一、急诊科护师张淑敏几乎没回过家。“所有同事,包括呼吸内科、泌尿科等来支援的同事都是带病上岗。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尽力抢救每一个生命。”郑一告诉记者。

4.jpg

“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尽力抢救每一个生命。”

前不久,有一位38岁的女性患者被送到了重症病区。“当时,这位病人已出现心跳骤停,在静态吸氧时血氧饱和度不足60%,情况十分危急。”郑一告诉记者。这位病人牵动着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彭院长两天两夜没合眼,一直电话指挥。经过全力抢救以及48小时实时呼吸监测,科学调配给氧量,我们从死神手中把生命夺回来了!”郑一激动地说。如今,这位患者已经转入普通病房,身体状况平稳。

“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病人,不会放弃哪怕一丝救治的希望。”刘毅对记者说。从发热门诊、急诊转到病区的患者,多是感染新冠病毒并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情况更加复杂。在这里,他们将得到更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5.jpg

在这特殊时期,护士们也都忙得马不停蹄,顾不上自己的身体不适。(本文图片均由记者汪洋拍摄)

“呼吸内科69名医护人员自愿带病上岗,医生在门诊、病区两头兼顾,护士忙得马不停蹄。她们往往还得扮演护工的角色,帮忙拍痰、翻身,工作量挺大的。”刘毅说完,又告诉记者,“我们彭院长发着烧都在工作,我们这个团队又一次勇于迎接挑战!大家都很棒!”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罗岚“阳康”后没多久,查完房后一阵咳嗽。这时,一位患者家属的接连道谢声打破了病区的沉静。“医生,这么多天了,我谢谢你们!从一层(急诊科)到十三层(呼吸内科病房),我看着你们一个个都累成那样了,还细致地给病人看病,耐心地给我们家属作解释。我父亲年纪大了,康复得这么快、这么好,多亏了你们!”在呼吸内科病房护士台,病人家属连连道谢,脸上绽开了久违了的笑容。

这是对白衣天使的最高礼赞!(中国民航报 记者刘璐、汪洋)

记者手记:我们都是逆行者

自2022年12月初以来,北京感染新冠病毒患者人数激增,给各大医院发热门诊、急诊、重症病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原有的医护力量显得捉襟见肘,而医护人员的陆续感染更给高效高质抢救、治疗患者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一面是患者增多、一面是医护力量不足,但抢救重症患者的步伐没有减慢,医治普通患者的质量没有降低。这是多么闪光的“中国好故事”。

作为记者,有责任、有义务、有热情记录在这段艰难时期,每一位中国人的坚强与韧性,每一位中国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在2023年新年,我和摄影记者汪洋一起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民航总医院。这家医院接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总人数排在全北京前列。为让“中国民航故事”,中国民航医护人员的故事更有鲜明的特色,我们选取了“新年”这一时间节点。

新春走基层,年年走,年年有新收获、新体悟。特别是在这个冬天,“医生群像”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重点。为做好这次重点报道,我们坚持做到了充分准备、灵活调整、深挖细节、突出亮点。

在出发前,我们首先将全国各大媒体先前所做的文字报道、图片报道及视频报道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与民航总医院相关负责人充分了解了医院接诊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细化了各科室的采访对象、流程、角度与细节等,最终确定了以“患者激增、医护人员带病救治病患”为主线,重症抢救的紧张、普通医治的耐心、急诊繁忙而有序等细节为支撑的报道思路。

然而,我们一走进发热门诊后便发现,虽然患者人数比往常多了很多,但医护力量未减反增、重症抢救紧张有序、普通医治速度比想象的明显要快。经与现场医生了解得知,这与民航总医院领导在12月初及时科学作出的“保医护人员安全、保医院正常运行、保危重症及时救治”的决定密不可分。我们立刻意识到,这种人性化的科学智慧管理理念和方法是最大的亮点。正是因为民航总医院在全院打破专业壁垒,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危重症抢救培训,并在协调各科力量支援发热门诊、急诊、病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条件增加危重症病床,打通急诊与病区24小时转运通道才让救治的质与量都超过预期。

我们迅速在现场调整了报道重点,将人性化、科学化管理作为一个最大亮点加以突出。突出亮点,要靠细节来支撑。在民航总医院,我们坚持走访了急诊抢救室,抓住了病患与医生交替不断的咳嗽声这一细节,展现医生自愿坚持带病上岗的意志;走访了重症监护病房,通过讲述医生成功救治一名38岁无心跳、血氧饱和度不足60%的女性的案例,突出民航总医院救治的高超水准与超强责任心;走访了呼吸重症病区,以康复患者的家属对医护人员感谢的细节,从侧面展现特殊时期医生的辛苦与善为。这些细节比描述性的语言自然更有感染力。

每到一线,让我们对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的认知更深一步。脚下的每一步,都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支撑。要说在这特殊时期,长时间深入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特别是重症病区,我们心里也有点怕,毕竟家中都有老人和孩子。但在中国民航报社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妥善安排、防护指挥下,我们圆满完成了报道任务,也更有信心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讲述更多的好故事,发出更多的好声音!(中国民航报 记者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