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大飞机的取证对于我们国家的大飞机产业有哪些影响?

 
  问:C919大飞机,2015年总装下线,到现在颁证,和世界上同类飞机相比,这个速度如何?它的取证对于我们国家的大飞机产业有哪些影响?
  Q1:取证所用的时间如何?
  答:C919飞机于2010年10月28日提交TC申请,2015年11月2日第一架试飞机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到2022年9月获得TC,取证历时12年,其中首飞到TC取证用时5年零5个月,总计试飞时间达到6736小时,局方试飞908小时。
  从局方审定试飞的统计数据来看,从2021年1月开展首个审定试飞科目到2022年8月完成所有审定试飞,用时19个月,通过提高局方并行试飞比例,显著提高了试飞效率。
  
  Q2:取证对于我国的大飞机产业有哪些影响?
  答:一是构建了围绕C919飞机的国际、国内完整产业链
  C919飞机是典型的高端复杂装备,研发所涉及的专业覆盖了大量学科,按照主流机型的研制经验,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的研发模式。C919飞机由上百万个零部件组成,共计200余家供应商、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机载设备、机体结构件的研制与生产。
  二是带动国内航空制造相关企业发展
  国内C919产业链中,共有24个省市、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近30万人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包括宝钢在内的16家材料制造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
  C919的机体结构主要包括机头、前机身、中机身(含中央翼)、中后机身、后机身、外翼、垂尾、平尾、活动面等部段,由中国商飞公司自主设计,航空工业集团成飞、洪都、西飞、沈飞、哈飞、昌飞,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浙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造,并由中国商飞公司负责总装。
  对于国内参与飞机研制的航空制造企业,完整地经历C919设计和适航取证过程帮助企业建立了满足民用航空产品要求的设计研发体系,实现了产品研发与国际主流标准的接轨,培养了一大批懂民机、懂适航、懂市场的航空制造业人才,为后续国内航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储备和人才队伍。
  此外,C919飞机适航验证中大量的分析、试验工作带动了大量国内试验供应商的发展。C919飞机高寒试验使用了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623所)整机级气候环境实验室,提升了高寒试验效率与成功率,完成了国内大型整机级气候试验室的应用实践。C919飞机结冰风洞适航验证试验采用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L16冰风洞并完成验证,克服了我国自主研发冰风洞校准问题,是对我国自主研发冰风洞的一次国际对标,充分发挥了我国大尺寸结冰风洞在型号取证中的作用,体现了C919在国家科技进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民航业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特别是民机制造业,产业链条长,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发展民机制造业,可以促进上下游科研、材料、工艺、制造、管理、客户服务与支持等基础能力和产业提升,带动和促进国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与我国民航业发展相适应的国产民航产品研制体系,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转型、培育发掘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深化国际合作
  C919飞机的研制遵循了“主制造商+全球供应商”的模式,许多国外航空制造企业也参与其中。C919飞机的型号取证,不仅代表着C919型号设计符合了中国民航所颁布的适航规章的要求,也表明国内、国外参与C919研制的结构、材料、系统供应商在产品研制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