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云之南

昆明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加上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常年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如今,提起昆明机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造型独特、金碧辉煌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而10年前,昆明的机场还是坐落于市区的巫家坝国际机场。作为当时国内离市区最近的民用机场,巫家坝机场是昆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老昆明人来说,每天看着上百架次航班从头顶飞过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着特殊的亲切感。


为喜迎20大,园艺工人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前的花台更换鲜花

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昆明城市的建设发展,受地理位置局限,巫家坝机场早已无法满足民航业的发展需求,昆明需要一座更大、更现代化的国际机场。经过几年时间建设,2012年6月28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接替巫家坝机场,正式通航运营。


昆明长水机场航站区

随着最后一个航班飞离巫家坝机场,这个拥有90年历史的机场退出了历史舞台,停止运营。那一天,指挥中心控制室副主任韩明明在巫家坝机场运行指挥大厅保障最后一批航班起飞,他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从学校毕业后,韩明明来到了巫家坝机场工作。要与巫家坝机场说再见了,韩明明心中既有对过去熟悉工作环境的不舍,又饱含着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期许。

顺利转场后的昆明长水机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航班量和各项生产指标都快速增长,运行保障压力也不断加大。

2013年1月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让还没有冬季运行经验的昆明长水机场经受着巨大考验。当日,航班大面积延误和取消,大量旅客滞留机场。由于信息不畅、保障不到位,现场甚至冲突不断。那次事件使得转场不久的昆明长水机场备受关注,一夜之间从“无缝对接,一夜转场”的点赞中被推上了备受质疑的负面新闻风口浪尖。两天后,有媒体以《十问长水机场》为题,质疑长水机场大雾预警机制在哪里、航班取消为何旅客不知等种种问题。


长水机场地面工作人员耐心为旅客提供指引服务

来到昆明长水机场,韩明明是机场运行指挥部控制室副主任。直到今天,回忆起10年前混乱的一幕,韩明明说,那简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说起“十问长水”,韩明明眉头紧蹙:“当时的现场就像信息一下子被彻底掐断了一样,那十个问题个个扎心呀!一下子就把昆明长水机场潜在的问题全暴露出来了。”

经历了这次事件,昆明长水机场围绕做好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决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提高运行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向复杂多变的“老天”宣战。

存在的问题在哪里,提升的空间就在哪里。韩明明告诉记者,2013年,召开了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会议,机场内部达成了一个共识:21世纪是信息和数据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无法阻挡的潮流和趋势。而数据资源是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应对机场信息传递不畅的关键。

于是,昆明长水机场于2014年8月开始建设“长水常准”A-CDM系统。作为系统建设的全程参与者,韩明明说,系统开发时期,很长一段时间,他和团队的伙伴们都吃住在机场。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头脑风暴,也不记得熬了多少夜,最后他们一群人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就让“长水常准”系统正式上线了。到今天,这个系统已经更新到了第八个版本。

韩明明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长水常准”系统的累计注册用户已达17904个,这个数字今天还在快速增加,而且整套系统现在已经覆盖了云南机场集团旗下全部机场。同时“长水常准”系统包涵了机务、物流、航食、地服等10余家保障单位,涵盖了19家航空公司及监管局、空管局。特别是随着这套系统在云南机场集团各州市机场的安装运行,如今已初步建成一个以昆明长水机场为中心、云南各州市机场为支点的集团集群协同平台,从而实现云南省内各机场之间运行信息的快速化、集成化、扁平化传递。


2022年国庆期间,长水机场安检口出秩序井然

今天,在昆明长水机场AOC大厅“长水常准”系统显示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航班从落地到再次起飞共38个流程节点全部串接在一条线上。当航班处于某一个节点时,该节点的空心圆圈就会变成蓝点。韩明明说:“依靠这套系统,我们实现了对每一架飞机的具体进程管理,能精准地提供飞机预计起飞时间、预计落地时间,并自动提供跑道号。系统提供的强大数据改变了我们以往只能通过场区视频监控和生产运行系统的甘特图获取航班进程的情况,让我们能更全面、更及时,也更直观地管理航班运行,管理效率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2022年国庆期间,昆明长水机场候机楼内的旅客头戴花环,从机场就开始感受“春城”的魅力(本文图片均由昆明长水机场提供)

“长水常准”系统让整个机场的运行效率明显提升,航空器保障时间较以往减少了20.5%,并且实现了昆明机场95%以上的进港航班预计落地时间误差小于5分钟,靠桥率也达到了75%。值得一提的是,昆明长水机场冬季极端天气下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快速协同处置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机场放行正常率也随之提高。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昆明长水机场放行正常率排名全国第一,2016年排名全国第二,2017年在千万级机场放行正常率统计中排名前三。去年,在疫情影响下,昆明长水机场放行正常率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排名第二。

沉甸甸的成绩,换来的是旅客顺畅出行的体验、媒体与公众的纷纷点赞、行业各兄弟单位的观摩学习。看到今天的这些成绩,韩明明感叹道:“如果没有曾经的‘十问长水’,哪有今天的‘长水常准’。”

从2012年到2022年,10年时间眨眼过去。昆明长水机场通过A-CDM建设,随着“长水常准”运行品牌的形成,已经逐步做到了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以科技技术创新为引领,夯实了航班保障基础,解决了运行指挥员在航班保障工作中如何看得见、看得远、看得全的难题,保障了信息及时高效传递,形成了AOC作为机场生产运行枢纽能够管得到、管得上、管得好的格局。

在采访进入尾声的时候,韩明明对记者说:“作为民航人,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是我们的使命。‘长水常准’A-CDM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并非一朝一夕,对我们而言,它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目标是将智慧运行的愿景变成现实,未来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中国民航报 记者郝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