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造”飞出加速度

“我初见的货站在老安检站对面,现在看起来地理位置还不错,车水马龙,而当年已经是机场的边界地带了,旅客只有在需要托运宠物时才会想到这里”。2001年,刚毕业的周茜回到了在山上、在桥上、在雾里、在火锅里的家乡重庆。那天,她横穿重庆江北机场才来到货站。“货站设施简陋,库房里光线不太好。经理叫了一盆巴渝兔,我们国际部不到10个同事围坐在一起,算是我的欢迎仪式”。

尽管在1995年重庆江北机场已经被正式批准为对外籍飞机开放的口岸机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机场仅运营一条国际航线、一条地区航线,货站进出港的只有港龙航空、胜安航空的航班。“我当时觉得已经很不寻常了,毕竟在西南地区,这样的机场真不多”。

作为西部工业重镇,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业独大,但这些产品基本上无法通过航空运输。为了持续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发展,重庆开始思考产业转型,重庆江北机场也酝酿着变革。


航班货物有序装机

“一座座新货站拔地而起”。在周茜的记忆中,她入职后不久,机场就在货站向北1公里处建起了西航仓库,一半经营国际业务,一半经营国内业务。3年后,机场又新建了南货站仓库,周茜的工作地点向南移了2公里。为配合重庆布局笔电产业,机场建造了笔电专用库房,正在建设的第二跑道长度由3200米调整为3600米,以满足波音747全货机的起降需求。这些变化见证了重庆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国际航空货运快速发展时代。

“以前货站是自由进出的,从那以后设置了卡口,身边多了新朋友。海关正式进驻,国际物流公司、代理商划定了各自的租赁场地。货站灯火明亮,通宵达旦运营”。

机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需求增加,也加快了国际货运航线的发展。这些航线又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进行了“良性互动”。

彼时,重庆通过引进具有世界知名度和强大垂直整合能力的品牌商带动原始设备制造商跟进。一时间,从零部件、原材料到整机装配,大量企业在重庆集群落户,为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高端制造业向重庆及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创造了基础条件。

“仿佛忽然有一天,各大企业蜂拥而至,每周都有新的航空公司出现,满屏滚动显示着国际航班动态。翡翠航空、比利时烈日航空……与这些从未见过的航企对接业务需求成为工作日常,货物保障呈现差异化特点。特别是对飞往北美地区的航班,要求更是事无巨细,仅录入数据的工作量就增长了10倍以上”。那几年,周茜和同事们整日忙碌着,大家迅速成长起来。货运业务更加规范了,货站也开始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改革。


重庆开通首尔—重庆—安克雷奇—芝加哥全货运航线

自2017年以来,处于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上的重庆大力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重庆国际航线开辟开始“加速跑”。短短3年内,重庆江北机场新开36条航线,包含到美国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俄罗斯莫斯科等欧洲、北美的洲际航线,到缅甸仰光、曼德勒等“一带一路”航线,以及重庆市首条飞往非洲的定期货运航线。

与此同时,2018年,重庆启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围绕“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一大批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渝北区玉峰山镇是重庆临空前沿科技城所在地。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手机从这里出发,只需15分钟就可抵达重庆江北机场国际航空货站。这些“重庆造”手机经打板装箱,5小时后就可搭乘波音777全货机飞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如今,重庆的国际航线四通八达。我们在最多的时候要同时保障5架全货机、400余吨货物。别说30年前,就是10年前也不敢想象”。1990年,重庆江北机场通航当年,货运量不足4000吨,更别说国际货物了。货物结构单一,服装、皮鞋是机场货运仓库的“常客”。而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航空出港货物出现了结构性的改变,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等高附加值的消费电子产品成为国际货站的“主角”。据统计,全球每生产4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来自重庆;全球每生产10部手机,就有1部是“重庆造”。


对接航企,满足货物运输差异化需求成为工作常态

“在我看来,机场国际货站因电子产品而生。为了保障‘重庆造’走向世界,我们从10年前的40人团队发展到200余人,有些业务还得外包才忙得过来,为此产生那么多岗位,我内心是震惊的”。

重庆江北机场伴随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脉动”起飞。从1座1.2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升级为3座航站楼,总面积达73万平方米;从2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到开通航线366条,其中国际和地区航线95条,通航五大洲33个国家的73座城市;从全年货邮吞吐量不足4000吨变成了年货邮吞吐量41万吨,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达15.86万吨,领跑西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山城重庆有了蓝天的高度,实现了与世界近距离对话。

而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2019年,重庆启动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行动计划。同年出炉的《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指出,到2035年,重庆将建成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届时重庆国际和地区航线通达城市将超过100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面通达。2021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公开发布,凭借其显著增长的科技创新实力和世界级机场群的引领带动作用,重庆将成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应“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增长极。未来的重庆将与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


未来的重庆将与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

“现在,我的岗位很有‘吸引力’。自重庆开通至越南、卡塔尔的航线以来,我可以接触到第一手的三文鱼、虎虾。很多朋友找到我们,希望这些海鲜在清关后能以最快速度‘下锅’。我们公司干脆创办了生鲜平台‘优享家’,飞机落地后一小时就能送入各大超市和水产市场”。对周茜来说,变化还不止这些。“在机坪作业中,我还保障过鲨鱼、企鹅、赛马等特种货物包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这些活体动物,真是非常新奇。我忍不住会想,它们为什么要来重庆?”

机场航线多了,出行品质提高了,重庆市民打“飞的”逛全球成为常态。看过外面的风景,他们希望“在家”就能逛海洋公园。“城市的发展变迁、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们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民航报 田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