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民航建设的思考和认识

 
包毅 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副主任

智慧民航建设归根结底是解决发展的问题。从国家层面看,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略。智慧民航建设有利于加快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等战略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专篇,提出建设数字化的智慧民航应用场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交通发展从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明确,要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这些都是国家对交通行业的顶层设计。

从不同交通方式看,民航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目前,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5万公里,高铁突破4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速成形,60%~70%国内航线市场与高铁重叠。未来,高速磁浮系统将把深圳到上海的时间缩短到2.5小时,深圳到北京的时间缩短到3.6小时。同时,铁路部门在准点率、便捷性等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已对民航产生竞争优势。考虑到旅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我们面临的可能更多是挑战。

此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方位重塑全球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加快民航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成为新一轮全球民航业竞争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制高点。

今年1月,民航局印发《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下文简称《路线图》),提出将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强化智慧建设主线、拓展绿色发展上线、构建产业联盟阵线作为《路线图》的“四梁八柱”。可以说,智慧民航建设是实现民航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民航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且与技术创新及应用实际充分结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全过程,实现理念创新;围绕行业供给质量,强化顶层设计,实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摒弃各自为战的管理方式,实现流程创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创新。

就像房子一样,底板下沉,天花板抬高,空间就大了。行业要想发展得又好又快,离不开多元参与和“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慧”,应该充分考虑产业与行业的相互牵引、相互驱动作用,拓展横向发展空间,扩大产业规模。只有空间拓展才能让发展更有希望、更有活力,否则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很难实现民航强国建设目标并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