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投稿

降本增效导向下国内机场智慧赋能的创新实践分析
时间:2022-08-02| 编辑:张彤|【

从国内民航发展趋势看,智慧赋能是创新实践的必然路径,降本增效是创新实践的主要目标。本文以增加营收、降低费用、控制成本三个方面为降本增效子目标,探讨培育智慧能力的智慧机场建设策略,并以长沙黄花机场为例,分析如何通过智慧赋能为机场降本增效。

一、智慧民航建设是促进行业经营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3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和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背景下,国内机场运行持续承压,经营举步维艰。民航局统计显示,2021年民航业亏损842.5亿元,平均每天亏损额约2.31亿元。2022年亏损仍在持续。在严峻的经营环境和下滑的经营绩效下,民航业特别是国内机场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今年1月,民航局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也随即发布,实施以智慧民航建设为牵引的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我国民航发展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智慧机场作为智慧民航的关键板块,创新实践效果将对智慧民航建设成效起到关键作用。以《规划》为指引,加快智慧赋能,促进机场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疫情发生后实现机场经营降本增效、快速恢复的关键保障。

长沙黄花机场通过持续科技创新推动机场安全、服务、发展改革,系统与业务相融合,系统与管理相融合,做到以信息化引领推动业务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管理变革。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长沙黄花机场运输市场快速恢复,实现旅客吞吐量1998.3万人次,在全国排名第12,较2019年跃升3位。

二、后疫情时代机场经营痛点和短板

(一)出行需求与机场服务供给不匹配

随着航空出行日益大众化,机场服务与旅客需求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千万级机场保障资源普遍紧张,航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传统模式下的旅客与行李运输、中转联运与“门到门”服务等已难以适应新时期民航发展形势。机场作为民航服务的主要载体,必须创新服务方式,提升运营效率,探索新路,从而更好地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理念。

(二)地服收入签单烦琐且欠准低效

机场传统收入核算所涉及的航班服务数据源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航班基础数据,包括航班起降时间、飞机号、机型、旅客和货邮量;另一部分是地服保障数据,包括引导车、牵引车、摆渡车、客梯车、廊桥等,这部分数据由各保障岗位在完成服务后填写纸质单据,分别由机组人员签字确认再录入收入结算系统。在传统模式下,纸质单据填写、签字及后续录单、整单既耗时又费力,不仅存在人工录入和核对失误所导致的错收风险,而且存在数据欠准、人工填写欠清晰引发迟付、拒付的严重现象。

(三)粗放的能源管理方式现代化水平低

持续上升的能耗约占到机场总成本的6%。节约一分,就是一分利润。但机场能源集中管理难,航站楼能源自动化、智慧化程度低,机坪设备能耗高,管理方式粗放,用能计量模糊,检测设施不合理,空耗现象严重,监管标准缺失等问题长期存在,需要以智慧手段实现能源集约化管理和利用。

(四)人力成本控制尚未实现规模递减

人力成本在机场总成本中占比近40%。疫情防控期间,除常规旅客服务、安全管理、运输保障外,测温、消毒以及防疫管理均占用人力,运用新技术降低机场人力成本势在必行。

三、长沙机场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一)以智慧赋能促进营收增长

为促进运输市场快速恢复,长沙机场聚焦智慧出行变革,打造无缝衔接、便捷高效的中转服务,推出“零”行李出行的新型“门到门”服务,智慧出行新场景指日可待。

1.平台赋能提升中转服务水平。自2020年以来,长沙机场以“经长飞”中转服务品牌打造为抓手,上线中转旅客服务平台、“中转通”小程序,开展跨航企行李直挂业务,成立跨省中转机场联盟,旅客出行体验进一步提升。在智慧平台支撑下,中转旅客获得了“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无忧中转”体验。2021年中转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0%,高于旅客吞吐量增幅,还创造了28分钟跨航企中转保障纪录。

2.数字生态圈推进空铁地联运。2021年4月,长沙机场打破民航与高铁的数据壁垒,推出“湖南空铁联运·韶山游”等产品,实现票务一体化、站务一体化、行李一体化、航旅一体化“四个一体化”协同。联运产品覆盖省内21个高铁站,联运旅客也能享受免费乘坐磁浮列车的服务。这一举措将湖南省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推出“门到门”行李无忧服务。长沙机场以磁浮城市航站楼为中转站推出“徒手出行、行李无忧”服务,凭借机场与高铁两大交通枢纽,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综合交通集疏运能力。旅客行李可直接从长沙市区200余家酒店托运至机场,实现行李从“酒店大门到飞机舱门”的无缝对接,旅客可解放双手轻松出行,同时为机场每年创造数十万元收益。

(二)以智慧赋能控制费用增长

1.推行电子结算,地服收入颗粒归仓

为解决机场地面服务结算多岗位人工填单、签单、录单问题,创新利用A-CDM系统联动收入电子签单系统,在每个航班所有保障环节完成后,把各项保障数据自动归集并生成汇总电子服务清单,在飞机关舱门前由机组人员在智能终端中统一签字确认并自动传输至收入结算系统。对民航局清算中心、各航企的个性化收费标准,收入结算系统都能精准识别,自动完成费用计算,导出财务结算所需各类表格。在确保地服收入颗粒归仓的同时,财务人员收入核算工作效能极大提升。仅签单业务每年便可节约人力成本上百万元,每年至少可节约印刷和邮寄成本12万元。实现签单无纸化后,每年可减少30余万张纸的使用,有效节约自然资源。

2.智慧旅客服务,减少人力费用支出

长沙机场将智慧出行贯穿旅客服务全过程,在订票、出行交通、值机、安检、中转联程、航延服务、老弱病残特殊服务等所有服务接触点和流程中,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发建设了长沙机场全流程旅客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个性化、便捷的智慧服务。大力推广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自助安检验证、自助边检查验、自助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目前国内值机自助率超过80%,自助行李托运率超过40%。长沙机场T1航站楼建设成为全通道自助精品航站楼,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整个旅客服务流程。

从2017年至今,即使在2019年高峰期长沙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6.5%,T1航站楼、第二跑道和新机坪分别投用的情况下,长沙机场仍然保持了员工总数不增,工资待遇年均增长近10%,特别是一线优秀员工工资待遇增长近15%。

(三)以智慧赋能成本控制

长沙机场坚持生态优先,创新智慧能源管理,推进节能减碳治污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搭建基于大数据、物联网平台的集实时监控、计量计费、能源分析于一体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集智能可视化监控、多能源管理、用供能一体化、泛能调度于一体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精准分析和管控,将能源流与航班、旅客、天气等信息流智慧联动,实现能源供需精准匹配,从而提升长沙机场整体能效和旅客用能舒适度。机场年度节能降费达到1080万元,成果显著。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运营及能源设备设施迭代,2020年实现能效提升23.97%,年节约标煤294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7330吨。近3年能源费用分别同比降低11.6%、8%和5%。

长沙黄花机场通过智慧机场建设大幅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了机场服务品质。但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国内航空业更应发挥航空资源优势,探索创新,协同发展,助力新常态下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作者:常希娟,单位:长沙黄花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