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南宁机场

初次到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是1989年4月末的一个傍晚。我提着两大袋重重的行李,乘坐机场家属车从南宁市区前往机场。机场路是一条柏油路,上面落满了厚厚的树叶。一路驶过,车内静悄悄的,车外也分外安静,既没有车辆迎面驶来,也没有车辆在后面跟随,只有车子碾过落叶的沙沙声。道路两旁的树木非常茂盛,夕阳西下,余晖未尽,但无力穿透茂密的树叶。周边的景象显得有些凄凉,与想象中民航“高大上”的形象出入太大,我不禁感到忐忑不安,这真的是去机场的路吗?

当天色完全暗下来时,车子终于停下来了。司机师傅说,已到南宁机场,请大家拿好个人物品依次下车。

下车后,我赶紧扫视一圈。四周人迹寥寥,除了刚下车匆匆回家的家属之外,只有影子与我相随。停车场空荡荡的,没有英俊的飞行员,没有美丽的空姐,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没有轰鸣的飞机声,只有此起彼伏的蛙叫声。

候机楼看似高大,但一楼、二楼漆黑一片,只有塔楼泛着微弱的黄光。四周一片寂静,在泛白月光照不到的阴暗处弥漫着阴森的气息。

眼前的一切出乎意料,这真的是我以后工作的地方?这就是我所向往的民航机场吗?

按照指示牌找到了机场招待所,那是一栋老旧的两层苏联式建筑。走着走着,行李越发沉重,我只好背着一袋、拖着一袋,艰难地前行。好不容易走到招待所门口,登记处的服务员正在看电视。她看到我后,马上把电视切换到静音状态,快步向我走过来,一边帮忙提行李,一边满脸笑容地问道:“靓女,是来住宿的吗?”

在南宁待久了才知道,“靓女”是对年轻姑娘惯有的招呼,可那是我头一次被这样称呼。我红着脸回答:“是。”

在服务员低头登记时,我实在藏不住满肚子的疑问,问道:“这机场怎么这么安静?既不见车辆,也不见旅客。”

“你来得不巧,从今天起机场停航了。为了能起降更多飞机,机场跑道从明天起开始改建。”服务员瞥了我一眼,微笑着说。

原来如此!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

“大概会停航多久?短期内我岂不是看不到飞机了?”

“应该是的!”或许是看见了我失落的表情,服务员连忙问道,“你是来机场报到的新员工吧?”

“是的,今天是我第一次到机场。”我咧了咧嘴,这样回答道。

“不要着急,新跑道建成后你有的是机会看飞机,会看腻的。”服务员仍旧微笑着对我说。

待我安顿好之后,热情的服务员便开始问长问短,问我去哪个部门工作,是否与部门同事提前打好了招呼……当得知我还没有联系机场工作人员时,她风风火火地跑回登记处打电话,四处帮我联系。

第二天,我刚吃完早餐,就有人敲门了。

敲门的是一位年轻帅哥,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衬衫,显得格外精神。他笑眯眯地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机场气象台的,姓庞,领导叫我带你报到。”

简单的话语让我的眼眶湿润了,这里的人真的是太热情、太纯朴了。服务员如此,今天的同事也是如此,能来这里工作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

办完报到手续,同事便领着我参观工作场所。管制、通信、气象3个运行部门分别在候机楼二楼或者塔台上班,我所在的气象台占了二楼一间大大的办公室,预报、观测、设备保障、填图等专业的同事在一起工作。虽然人数不少,但楼层有4米多高,配上棕红色木地板和又大又高的窗户,倒也不显拥挤,反而有几分我想象中的“高大上”的感觉。

当我走进气象台时,画图的、抄报文的、维修设备的同事都停下手上的工作,列队欢迎我,脸上都是比窗外的阳光还灿烂的笑容。在气象台领导致辞后,办公室开始热闹起来。有人对我说:“欢迎,欢迎!”有人对我说:“你来了,我们的队伍就壮大了!”还有人对我说:“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同事们听说我还没见过飞机,便幽默地调侃道:“姑娘别急,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新跑道建好后,飞机管够。”

果然,1990年南宁机场跑道扩建完成后,飞机再也不是稀罕物,南宁机场也由此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最初一周只有2个航班,发展到现在每天都有300多个航班;从最初只有一条飞广州的航线,发展到现在有国内外航线137条,通航104个城市;旅客吞吐量也由原来一年几千人次飞涨到2018年的1500多万人次。南宁机场的飞机起降越来越密集,我也从一开始盼望看到飞机,渐渐习以为常。

岁月如梭,30年过去了,南宁机场从步履蹒跚的孩童成长为稳健前行的青年,而我也走过当年的青葱岁月人到中年。

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都由衷地为自己感到骄傲。在青春岁月里,我参与、见证了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未来,就让我拈花微笑,看墨染流年,期待中国民航的明天越来越美好。(作者梁毅 单位:广西空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