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13703, url:'http://www.caacnews.com.cn/special/images/W020191012656744350375.png', width:946, height:120 }
海岛机场人的光荣和梦想
在黑土地采访的每一天,我们都被接触的一位位豪爽热情、质朴真诚的东北民航人感动着,这样的感觉在到达东北最南端的支线机场——长海机场——时又一次自然地迸发。
长海机场位于距离大连110公里的长海县大长山岛上,是东北唯一的海岛机场,也是中国最北的海岛机场。本来我们计划至少在岛上采访一天,但因为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即将登陆,执飞长海机场航班的飞龙通航的运12飞机将于次日一早离岛避风,我们也只好搭乘这一航班撤离长海。
长海机场有着30多年的通航史。1988年,这座海岛机场就加入民航运输机场的大家庭。听岛上的老民航人说,当时建机场的时候,长海县的各个单位都参与到建设当中,挖山填海,最终竣工,成为我国第一座县级机场。其运营分为两个阶段,最初由长海县自己运营,2008年恢复通航后则由大连机场集团代管。现在在长海机场工作的骨干几乎都来自大连机场集团本部,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待就是11年。
尽管看似离大连很近,每天都有空中航班和水上班轮将海岛与大陆相连,但由于空中航班一天只有两班,坐船离岛时间又较长,单程要3个多小时,家在大连的长海机场人只能过着与家人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虽然保障的航班量和旅客不多,但机场的各项保障工作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很多人都是一人多岗,同时负责几方面工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清晨,气象人员就开始观测天气,研究航班是否能如期执飞,像“利奇马”台风这样的天气,他们更是提前很多天就开始关注,反复论证应对方案,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入夜,整座海岛都已入眠,航站楼的隔离区还亮着灯光,安检护卫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画面,对驻场的飞机进行24小时监护。
或许是东北人骨子里自带的乐观心态,当你感慨他们的付出和不易时,他们会反过来告诉你自己的人生故事已经有很多幸运,留在这里有很多的乐趣和收获。有的人从事的是专业技术工种,随便换个地方,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会有不小的改善,但他觉得自己当初被培养到这个技术岗位,就是因为这里的需要,因而有使命坚守。有的人是生长在长海,到大连机场集团工作后又被派回家乡工作,在努力说服家人理解的同时,决心用在外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回报家乡。有的人到长海机场的时间不长,却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不仅准备将毕生所学倾囊而出,更准备将自身的职业生涯都奉献于此。
在长海机场人的构想中,未来的长海机场有望被打造成海岛中的区域枢纽机场,不仅能在扩建后与陆地更紧密相连,还可以通过直升机与附近的一座座岛屿连在一起。虽然这个枢纽的量级不如惯常说的枢纽机场,但它的独特价值和地位无可取代。
在“利奇马”台风来临前的最后一个离岛航班上,有居住在岛上的公商务旅客,几乎每周都会搭乘一次航班;有新驻岛不久的军人,因家里有事临时请假,在航班到达大连机场后继续转机回家;有来岛旅游的河南客人,听说岛上有航班赶过来体验,还有新一代的海岛人,只是搭乘航班去大连见朋友吃饭……当地人告诉我们,不管是算时间账,还是算成本账,坐飞机都是最划算的。在当下的旅游旺季,每天进出岛的旅客会达到3万人次,他们很期待长海机场的扩建工程早日启动,那样就可以让更多人更方便地进出岛,也会让长海这个以海产和旅游闻名的海岛县,有更高的知名度和更好的发展前景。(《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关闭窗口】
{ id:13707, url:'http://www.caacnews.com.cn/special/images/W020170719603467169926.png', width:946, height:120 }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建议使用 IE 5.0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