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政企民航解决方案总监张志龙 演讲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政企民航解决方案总监 张志龙(张哈斯巴根/摄)
AI使能行业,智慧引领未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政企民航解决方案总监 张志龙: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AI对行业的支持和对行业智慧化发展的一些理解。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华为公司发展的近况,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遭受了一些所谓的制裁也好,什么也好,今年上半年发展处于持续的稳健状态,收入符合预期。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收入符合预期,但是我们净利润同比有很大下降,这个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通过资产的转移获得了一些很大的现金流,第二是我们研发高度投入,我们每年研发大概投入15%左右,累计10年以来达到1万多亿的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将近上千万。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是为了产品与技术的持续领先与迭代。 华为在交通领域,我们把各种交通模式,包括民航、铁路、地铁综合看作大交通的领域,一方面我们围绕着点线面体,点就是交通节点,机场、高铁站等等,线就是各种航线,飞机航线,高铁费用,面就是我们交通所针对的客流面和物流面,两大客户群体。体就是最近比较新型的立体低空经济,以及我们交通的五大流向所构成整体交通的立体运输模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在民航领域也基于和民航局签署战略协议的指导之下,在民航局的整体要求之下,我们在数字化转型,在参与行业的标准,在参与行业应用落地等等方面,以及行业的这种联合创新,也与行业内的一些我们的客户还有研发企业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展。 我们通过几个方面,汇报一下自主可控和人工智能的进展,和对行业的解决方案打造情况。 首先我们看一下自主可控,华为是基于自己的一些能力和原因,我们打造了从芯片到硬件到软件,边端云等全栈自主可控体系。满足了我们所有的自主可控的要求,包括基于跟技术路线的一个标准体系,这里面我们看一下我们在芯片领域芯片,其中有鲲鹏、麒麟和昇腾,我们大家比较了解的是麒麟的芯片。这就是华为手机上的一个面向终端的这种芯片,已经实现了全部的国产化的设计,国产化的设计和国产化的设计工具以及全国产化的这种制造。 我们鲲鹏芯片面向我们的通算服务芯片,目前最新的鲲鹏的920芯片是业界首款的支持双线程的这样的一个芯片,同时它也在它的性能已经领先了英特尔的EM2与AMD的9654持平,或者是接近处于业界领先的一个水平。 昇腾芯片就是我们面向计算领域,就是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支撑的一些芯片,后面会有详细的讲到。 在芯片领域我们实现了全部的国产化以后,我们通过相应的一些硬件,包括鲲鹏的服务器、升腾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包括防火墙安全等等,以及我们日常接触比较多的终端移动终端手机,还有华为的鸿蒙的笔记本,还有台式机等等,这个也都面向了我们广大的用户,在软硬件和芯片基础之上,还有软件的结合,其中三大操作系统,可能大家都比较清晰一点,鸿蒙操作系统就是我们手机上的终端操作系统,已经和苹果的IOS和安卓处于一个并列的状态。 同时我们有面向服务器的欧拉操作系统,也是处于我们工作级的或者是生产级的,同时还有面向我们企业的高斯DB的数据库,以及在软硬件的基础之上打造的全栈的自主可控的云平台。其中数据库我们华为的高速率的集中式数据库已经通过了这个国家安口测试的最高等级二级,而且也是唯一的一款,能够实现机制的性能和极致的安全可靠。 我们有了硬件,芯片、操作系统等等,可以根据我们信创要求,打造一个全栈的信创云。 我们实现了一云多芯,兼容国产化芯片和海外的芯片。兼容也可以根据我们应用的适配情况不断调整比例等等。 基于这样,我们实现了真正平台型的自主可控之后,广大用户需要我们面向我们生产运行服务的一些应用系统或者是我们的一个核心的生产系统,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和业内的专业研发企业实现对应用系统规模化的适配,从最底层的芯片到最上层的应用实现整体的全栈信创。为了保证应用系统的适配或者说开发的过程,我们把相应的工具也进行了国产化,这个也是成为国家S9项目中开发和测试中的一个牵头单位,我们联合行业的研发企业用户进行供需结对,揭榜挂帅,攻克难关。 其中国产化的工具链包括从产品的管理,包括设计开发,一直到最后的封装测试,还有上线等等的全流程,一共7大领域都实现了完整的这样一个覆盖。所以我们从硬件到软件到软件的开发,都实现了整个国产化的一个支持。 刚才提到我们的通算的能力,我们看一下人工智能智算领域,主要是我们昇腾芯片打造的一个智算的服务器,主要是H20系列,我们在金融领域、服务领域实现大量落地。我们和行业众多的相应的大模型的合作伙伴进行适配,最典型我们看到DeepSeek、千问,还有行业的科大讯飞,还有运营商的模型,基于这样的适配,我们就可以很好基于这样的算力的底座和大模型的适配,为行业提供相应的一个解决方案。我们看一下,首先是我们的超节点,今年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次推出了384超节点,我们把384张昇腾的算力卡和129的鲲鹏的通算的芯片,实现了通算和智算的对等价格,实现了384的智算的卡片集成在一个上,算力能力实现了业界的领先。当然我们这个业界领先属于当时的领先,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友商也在不断迭代,也有下一步的产品。 这样的一个领先有什么样的效果?384超节点是业界唯一支持DeepSeek的RE模型的所有并行的触发,我们今年384超节点推出之后,对于散热、功耗都有非常好的下降。同时我们也秉持着一年一代,算力翻倍的计划,我们看到这个图像比较直观,384超节点就是一排的机柜,到了2026年四季度,大概就是3排这样的机柜,实现8192张卡的集成。到了2028年的时候,规划的我们能够实现这样6排这样的机柜,这样比较直观一些,最大的时候可以支撑到15488张卡。背后传递出澎湃的算力,一方面我们需要用液冷降温,另外算力支撑着行业对于智能化的典型需求。 光有算力不足的,一方面有卡模型的训练、微调,另外还需要完善的生态进行行业的竞争力的构建。所以华为与相应的扩大平台对标,我们开发了一个CANN平台,构建开源的生态社区,今年我们把全量的算子开源,计划10月底把部分的算法开源,一直到2026年还有相应的虚拟指令全部开发,我们不光兼容自己的相应的框架,也兼容业界的框架,实现整个架构灵活的扩展,实现社区不断的壮大,最终实现我们国产化的智算的算力能够不断的繁荣,支撑我们行业。 再看一下我们这样的通算和智算的平台,在行业有什么样的探索。面向行业的智能化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是走向行业场景,面向行业的安全运行服务,最终核心诉求。所以我们在机场和航司做了一些探索,主要由华为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算力平台,以及部分的大模型,还有行业,而且不是行业一个业界开源的这种大模型,来为我们的行业的一些场景来提供相应的支持。 我们在航司领域,首先有营销与服务生产运行等等,我们与部分的航司在客流预测航线网络优化、飞行规划,还有地面服务的数字基频调度等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相应的航线网络优化和客流预测大概能够实现90%左右的一个准确率。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下面的昇腾和鲲鹏以及云平台的这样的一个支撑,和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和业界的开源大模型,以及面向我们的伙伴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非常好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一个业务价值。我们看机场的领域也主要是在运行安全以及服务的领域,服务的领域大家可能都清楚,那种数字人或者是说智能化的人工客服。我们在运行领域包括飞机的地面保障、起降滑行全流程实现了全流程的智慧化。我们在西部机场,在厦门机场实现了指标的非常明显的提升,比如说我们在西部机场做的相应的ETA的预测,达到了93%以上,精度是3分钟以内。相应的保障节点在即,还有航班放行排序,还有相应的预调时、推出排序等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华为和相应的业内的伙伴,还有我们的机场航司,我们通过顶层设计,通过人才培养的形式,实现了这样的一个规模的就是方案的一个设定,场景的锁定,以及通过基础设施平台通算和智算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加上我们伙伴的能力,最终实现对整个民航的智慧化发展提供我们的一个坚实的一个保障。 |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