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东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福娟 演讲
上海东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福娟(张哈斯巴根/摄)
东航数智化转型实践与探索 上海东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福娟:非常荣幸代表东航进行此次交流与分享。我分享的主题是东航数智化转型实践与探索。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东航数智化发展的总体概况、智能化技术底座的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场景应用以及我们后续构建AI生态的规划。 在座都是业内人士,大家对东航有一定了解,东航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空中Wi-Fi宽体机队。10月11日起,东航已在所有空中快线航班上推出免费空中Wi-Fi体验,欢迎各位体验。 在人工智能方面,国家层面持续推进“AI+”行动计划。2017年,国家专门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国家密集发布多项政策,包括国资委针对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的深化部署。2025年8月,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了六大重点行动计划并做出具体部署。可见国家层面对“AI+”高度重视。 对东航而言,过去十多年来,我们在数字化转型阶段也做了大量工作。自2010年起,我们最初更多关注数字化对业务的覆盖,逐步推进信息化与互联网化,并在软件研发体系、数据管理、数据安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持续深化,取得了相应资质证书。2024年起,我们开始构建“世界一流智慧星火”体系,更多从数字化与智能化角度,为公司科学决策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构建智能化基座方面,我们总体按照“252”机制推进战略。公司层面,由王董事长亲自担任“AI+”专项工作小组组长,东航成立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我们基于通用大模型与专用小模型的双模融合方式,采取“三基并举”与“五位一体”路径,包括组建算力平台、整理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建立大模型应用平台,在此基础上训练行业模型,并打造若干个高质量业务场景,最终实现高质量业务场景在东航的落地应用。 在基础算力方面,我们遵循混合云架构,除增强网络与灾备能力外,也建立了相应的PaaS应用能力,并在云管理、云安全方面构建相应能力。同时,结合信创要求,我们构建了“一云多星”的云算力平台。 在数据方面,东航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2021年,东航“盘规治用”模式被国资委评为标杆;后续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形成“盘规治用”方法论。同年,在上海数据交易中心首家挂牌航班资源产品。2024年,专门建立数据成熟度模型,达到5级认证,属行业较高水平;我们也是财政部数据资产首批试点单位。在国产民机多模态方面,相关数据集通过人工智能四级评估。高质量数据集为“AI+”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去年,我们围绕航空公司六大业务板块——营销服务、安全运行、机务、管控等,收集了227个高价值AI场景,并进行分级分类,与用户单位合作组建工作团队推进落地。其中,73个场景将于今年年底前在业务中应用。 列举几个我们已落地的AI应用实例: 在营销服务领域,我们推进数字人建设,覆盖行前、行中、行后环节,通过多语言自然语言交互实现两类功能:一是由东航发起,构建旅客画像并开展主动营销事件,实现精准营销;二是旅客可通过行前自然语言交互,获取行程规划,增强与航司的互动服务。 在中转服务方面,针对旅客痛点,我们通过滑行时间预测及GMCT预测模型,对航班中转情况进行预测,特别是针对急转或改签旅客,实现一键派送,提升中转效率。 在维修领域,面对大量文档资料,我们基于大模型技术,为机务人员提供故障排查智能支持,帮助快速排故。 在数字机坪建设方面,面对复杂高要求的环境,我们推动实现生产要素与资源的可视化,对飞机、车辆、人员及无动力车辆进行实时定位。目标是通过大模型及视频智能分析,实现关键节点实时监控、人员派工与驾驶员行为预警,最终达到运行精准预测、员工排班优化,并为中转服务提供有效支撑。 最后是关于AI生态的营造。今年以来,AI呈现爆发式发展,内外部分散应用较多。东航在今年开展了大规模“AI+”培训,包括5月公司层面的专项培训:面向高管的视野班、面向骨干的能力班,以及面向员工的网上普及课程,逐步形成“AI+”文化体系,激发员工提出需求、投入实践。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希望行业里面能够共同面临这些挑战,大家一起共同合作。 一方面,数据质量方面,我们虽已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但在航班运行中涉及与空管等外部协作,希望进一步推动数据共享。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应用较为分散。东航内部梳理出的AI应用数量多、分布散,我们采取先推广使用、感知价值,再逐步整合的策略。同时,我们亟须既懂AI技术又懂行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数据隐私与文化构建也是关注重点。 最后,希望未来在行业层面,能共同推进标准建设,包括数据集建设标准、数据交付标准等;在技术共研方面,与专业机构合作,突破核心技术,打造垂直大模型;在基础攻关方面,合力解决行业瓶颈。东航已开展部分试点工作,期待与行业多交流,共同推进民航“AI+”落地,实现价值创造。 |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