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助理黄锋 演讲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助理 黄锋(张哈斯巴根/摄)
数据为基,AI 为擎:智绘民航新未来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助理 黄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深航在这次主题论坛上与各位进行分享和交流。前面行业内的两家东航和南航都做了特别好的分享,本人也受益匪浅。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深航在数据与AI应用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我们认为民航业正面临三大变革与相应机遇:第一是关于政策驱动的国产化浪潮。国家正在持续推进关键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对民航而言,核心系统的安全自主也需要得到保障。这就要求我们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以确保行业行稳致远。 第二是AI技术从边缘走向核心。从今年DeepSeek大模型带来的技术突破,到具身智能的实体应用,AI已开始渗透到航空公司各个核心业务场景,无论是航班调度还是旅客服务。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逐渐转变为核心生产力,重新定义民航运营的各个环节。 第三是数据价值的全面释放。民航业链条长、主体多,拥有海量数据,数据的流动与共享正在打破传统业务边界,催生新的价值创新模式。当然,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也存在相应挑战,包括传统数据库架构较为僵化,难以支撑多模态数据分析;核心系统仍存在“卡脖子”风险;AI应用的安全边界尚不明确。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 面对这些挑战,深航始终坚持“技术服务业务,业务价值体现技术价值”的理念。下面汇报三个实践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在维修领域的“智慧大脑”。我们联合360建设了维修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深航的维修系统于2004年投产,也是我加入深航后参与的第一个重点项目。该系统运行20多年来,积累了数百万条维修记录。我们选取2016年以来的所有维修记录,加上飞机厂商的维护手册,约80万条数据输入大模型。经过调优,该系统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一线工程师可与AI助手进行多轮对话,通过文字或图片一键生成维修方案。 第二个案例是在旅客出行领域打造的全流程AI智能体“深航飞飞”,与华为公司合作。该智能体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支持全流程语音交互,帮助旅客完成航班查询、订票等操作;二是多终端生态融合;三是根据旅客历史行为数据实现智能推送与个性化服务。坦率说,该系统目前仍存在不足。由于基于华为纯血鸿蒙系统,生态尚在完善中,当前使用量还不高。 第三个案例是在航班运行领域构建的智能航班恢复系统。该系统汇聚天气、客流、机组资源、机场保障等数据,通过统一AI算法分析,生成航班调整方案。目前系统处于试运行阶段。此前台风“桦加沙”袭击导致深圳机场关闭24小时,我们使用该系统生成了调整方案,但运控部门评估后未予采用。其反馈认为该方案可控性不足50%,后续我们仍需不断调整和优化,提升空间较大。 第三方面,介绍我们的技术底座。我们采用华为产品搭建了深航数据底座,并荣获“交通企业智慧建设创新案例标杆案例”“智慧民航发展优秀案例”等荣誉。该底座有四大优势:一是技术架构自主可控;二是方案灵活,支持实时数据共享与“一次入湖、多次复用”;三是系统兼容性强,Oracle与MySQL等可完全兼容,实现跨系统数据无缝衔接;四是安全性高,支持国密加密与数据脱敏。 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成本较高;二是目前入湖表数量为2000多张,但深航为保障数据高质量,需完成清洗与入湖的表约为1500张,后续在数据治理与入湖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要投入。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行业仍应该构建开放协同的数字生态。下一步,深航将继续在深化AI应用、激活数据价值、培育数智人才方面推进工作,也希望与行业厂商、兄弟单位共同推动智慧民航建设。 |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