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航资产数字科技部(科创中心)总经理王晓涛 演讲
东航资产数字科技部(科创中心)总经理 王晓涛(张哈斯巴根/摄) 破局立新·价值共生 打造“空·地”互联新篇章 东航资产数字科技部(科创中心)总经理 王晓涛:大家当前都处于一个破局立新的局面,如何打造价值共生,空地互联新篇章,也是我们东航资产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一些探索和实践。 我的分享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东航资产的一些业务的情况。其次是为大家介绍一下在航空基建智能化转型方面的一些实践。第三是在地面特种车辆方面的一些数字化转型的探索。第四是基于资产运营供应链集成的创新。 东航资产是中国东航下属的全资子公司,目标是围绕航空主业,培育中国东航实物资产的整合管理,经营与处置能力,来提高整个资产的运营效率,打造中国东航实物资产的运营管理平台。 东航资产的核心业务是围绕了5大板块,第一个是在航空投资建设领域,第二是工程委托管理领域,第三是航空地面设备,也就是航空的地面特种车辆。第四是航空不动产的资产运营管理。第五是航空酒店物业方面的服务。 这些年来,先后获得了中央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以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一些成果,也获得了业内的一些认可。 在当前AI和科技赋能的大时代下,如何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个服务发展,为民航的发展助力也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思考下来,希望是通过5个能力的建设,来整体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第一是AI深度赋能业务,就是考虑如何让AI从单点的工具的效率提升,变成企业级智能体来重构业务流程。第二,多平台协同的运营。面对不同的资产管理,我们打造怎样的资产管理平台,同时拉通不同资产管理平台之间的关系。 第三就是大家关注的数据价值的体现,如何去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看得见摸得着,让它变成战略资产,从而驱动我们的业务决策。 第四就是创建创新的保障机制。为了促进公司的创新,我们成立了公司级的科创实验室,通过实验室机制的建设,开展揭榜挂帅的管理模式,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第五是构建生态协同发展的模式,如何去拉通东航内部以及民航业界和跨业界之间的数字化合作,构建数字化的生态圈,从而赋能整体的一个模式发展。 以上5个能力是重点思考的一些方向,当然我们也做了公司的一个科技转型的一套规划。 第二个方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在航空基建领域,如何借助数字科技来实现一个转型升级。 作为中国东航在航空基建的一个主要承载者,这么多年来我们保证了中国东航在全国重要机场的基地建设,包括北京大兴,像青岛胶东、武汉天河,以及今天我们所在的成都天府的东航基地建设。经过20多年的努力,也形成了公司在基建方面的一些标准,并且实现了品牌的外部服务与外部拓展。 在航空基建领域的一个数字科技赋能,我们致力于打造三大平台能力,第一个是数字技术的一个赋能平台,这里我们利用BIM技术,也就是建筑可视化的一个3D模型技术,结合数字化能力,打造自有的睿能云平台。这个平台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的一个数据中枢,它可以围绕整个工程建设的设计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各方面的一个管理,形成全生命周期的一个工程建设。同时也引入了很多物联网智能终端,像这个传感器AR眼镜,自助机器人等。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对工地上的重型设备,包括安全质量管理的一个过程进行监督。这套系统的引入也帮助在航空基建领域节省接近3%的一个成本。 第二个平台是打造绿色产业协同的平台,也就是如何围绕绿色低碳,这里打造了自有的一个能源管理系统,叫睿能云平台。这个系统主要是光储植入的一套体系,如何将光伏的发电以及我们储能结合起来,通过微电网的管理系统,实现整体楼宇建设过程中的一个能源降低,借助这套系统我们能达到节能30%。同时在绿色建筑和零碳建筑领域做了很多尝试。我们在上海打造的东航金叶苑(音)项目,获得了国家首批零碳建筑的示范项目。在上海东虹桥打造的项目获得了国家1450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 第三大平台就是说我们整个建筑资产进入运营期之后的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平台。这里我们借助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运营的手段,打造了整个资产运营的管理系统,将物理资产转化为数字节点,从而实现整个运营的可视化,管控智能化和价值最大化。同时讲到航空配套地产,其实我们知道,包括机场,还有各个航司都有很多配套的商业办公,来保障整个飞行的一些运行。 在整个商业办公租赁以及招商运营体系里面,我们有一套成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在整个周边服务的酒店物业方面的一个智慧物业管理系统。 以上就是围绕整个航空基地建设,如何在建设期“双碳”管理,能源管理以及整个运营期的一个数字科技的赋能。 接下来跟各位汇报一下在特种车辆设备方面,如何借助数字科技进行赋能。 中国东方航空设备集成有限公司,原来是成立于1960年的最早的民航102厂,现在是隶属于东航资产旗下,主要是打造“研造修一体化”的一个服务体系。 我们的定位是致力于成为航空地面保障领域,专业设备和系统方案的提供者。现在东航设备公司旗下拥有航空地面车辆的基本上所有谱系的车辆,尤其是在整个新能源方面和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是目前在重点打造和研发的一些方向。在这个领域如何去实现车辆管理和运行的一个智能化建设,也规划了整个车辆的一个智能化升级的路径。 当然围绕三大能力的建设来实现我们整个设备管理的全业务、全过程、全要素、全流程和全链条的打通。 第一个是围绕车辆维修全流程的服务平台,一套系统主要是保障我们整个地面特种车辆的一个维修管理,包括我们车辆的报修,人员的调配,车辆维修仓储及工单及管理的一体化的一项服务。目前覆盖了东航在全国10个主要站点以及各个分支站点的一个服务,为东航的整体的地面运营保障提供了支持。 第二个能力是叫特种车辆的云平台,也就是整个车辆的运营管理过程的一个智能化管控。因为上午东航数科的李福娟李总也介绍了,整个东航在打造数字机坪项目,其中有一块就涉及整个车站的服务保障,所以这里就是整个车辆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状态安全,包括整个车辆维修过程的一个打通,实现了对车辆全生命周期一车一档的管理。 第三大能力是希望基于AI能力来提升我们整个在地面设备服务保障上面的赋能。通过多年以来,在车辆维修方面这个数据的梳理,形成了AI维修的知识库。同时希望借助于AR也就是这个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将AI知识库与AI、AR的一个现场维修结合起来,形成以前的这种经验式的维修,变成通过数字科技赋能的维修模式。 以上的三方面就是我们在整个车辆方面所做的一些数字与科技赋能的一些研究。 接下来是进入第四部分,就是关于在资产运营供应链集成方面的一些创新。大家都知道整个产业链是越来越复杂,产业链的效率直接影响我们整体内部的一个运营以及服务的效率。如何去做整个产业链上的链长,提高整个产业链和服务效率也是当前关注的一项内容。 借助于AI能力来赋能我们整个供应链上的一个整合与服务。底层其实我们是使用了成熟的大模型的一些能力,去赋能我们整个应用层,来提高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包括供应商的一些选择筛查,安全管理等方面,以及合作分析,包括整个招投标过程合作过程的一个管理能力,以及质量管理,就是在合作过程中的一个服务保障,质量管控。其实借助于AI能力,打造了很多数字人以及我们整个AI的智能体,通过这种AI能力的赋能,从内部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1.0。 当时是基于单项目去整合到2.0,就是使用多品类整合与品类管理的一个服务,到当前叫供应链3.0,全品类和全系列供应链的一个整合。要通过供应链整合,对内而言是降低了整体的一个采购成本和服务成本,同时提高了整体的协同效率。对外其实所拥有的产业链的产品,实现了对外的合作与输出。这里除了航空地面车辆设备以外,就是在航空地产领域所做的一些品类的整合。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工装的制作和服务。在去年的亚冬会上,我们做的羽绒服也是官方指定合作的品牌,然后从对外合作的角度来看,其实东航资产是一种开放合作的态度。 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全场景的一些实体空间的合作,来触达更多的企业和我们的目标客群。不管是对于在基建领域的一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还是在航空不动产方面的一些资产盘活,以及在车辆服务维修保障方面和供应链产品共享方面,也是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跟各位进行相应的探讨。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认为数字科技和AI的赋能,其实未来对于整个民航业的发展,就像一场没有终止的马拉松一样,其实是持续去复能持续去加强的。 |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