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运行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 陈新锋
 
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运行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 陈新锋

陈新锋: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能够为我们大家提供分享平台,我介绍的题目是《信息技术在飞机维修领域中的应用》。

就在今年10月,习主席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并发表了《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主旨讲话,其中提到了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

民航领域,民航具有天然数字化特征,在航空器的运行过程中将产生海量数据,而民航业也正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广阔蓝海。其中,机务维修作为民航运营重要环节和运行安全的保障基础,其信息化建设是民航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整体效能,也直接影响了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效能,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修安全监管效能是否能够实现准确的监管;第二是维修生产效率和效益是否能实现精益管理;第三是维修数据全面性准确性是否能够实现数据决策?

在机务维修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具体的工作层面,航科院主要从行业需求入手,在维修领域积极引入了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机务维修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其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工作主要包括了我们利用电子认证技术构建电子记录信任体系,助力实现维修生产无纸化和数字化;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维修器材高效感知和数据实时采集,提升维修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维修数据大数据追溯平台,打造维修数据共治共享生态。

由于电子数据方面具有易变和易篡改特性,所以在一般的电子记录中也受到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挑战,因此在以往维修法规中也要求所有电子记录都要有纸质存档,但是纸质的存档信息也在信息提取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同时也有信息传递不畅的现象。我们通过电子认证技术,通过可靠的电子签名,能够保障电子记录来源的真实性、传输的完整性和事后的抗抵赖性,同时也提升了维修数据转型的数据质量,助力实现维修生产无纸化和数字化生态。

2014年,航科院启动电子签名认证的研究工作,在局方指导下,我们建立了民航行业电子签名认证平台,为维修信息化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我们也帮助局方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同时我们也被行业电子签名认证提供了全套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同时为机务维修的全面数字化无纸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咨询服务。我们应用电子认证技术目前已经覆盖了民航全产业链,目前已经为国内83%的运输民航机队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撑服务。

第二方面介绍一下物联网的技术。物联网技术方面,航材管理、工具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化工品管理,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维修生产活动的很重要方面,这些生产活动的共同特点是我们要面对这些比较繁杂的工作对象,工作中也需要频繁的核对和清点,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降低生产成本,通过RFID技术对工作对象进行管理,我们通过这种管理能够快速识别这些器材到底是什么?器材在哪里?使用了哪些器材?

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我们主要是在航材管理、工具箱管理以及化工品的管理方面开展了很多应用,我们主要对机上的一些客舱设备管理、座椅套管理以及航站楼的固定资产管理都开展了一些应用,从应用来看能解决大量的器材管理难题。我们就以救生衣管理为例,我们能够提升10%的实际利用率。比如以前救生衣拆换要提前一年时间,但是使用了RFID技术以后可以缩短到快到期的一周前就把救生衣拆下来就可以。另外,对救生衣的检查也节约了人工工时90%的时间,我们现在在机上的巡检,320飞机也就使用不到5分钟时间就可以对整机救生衣进行巡检,大大提高维修检查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

在区块链应用技术方面,维修行业整合技术资源,实现维修大数据分析和共享一直是行业的呼声,但是相对于飞行数据和训练数据或者证照管理的一些数据而言,维修管理数据存在来源比较繁杂、参与主体比较多、生产链条比较长的特点,所以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隐私性、安全性也造成很大的挑战,导致行业很多数据存在着不能共享、不敢共享或者不愿共享的问题。区块链作为国家政策引导的核心创新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数据的可追溯性、数据的共享标准、数权交易以及数据自治等特点,同时也与维修行业的数据共享和共治需求也更加契合。航科院从2019年开始启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我们建设了航空智慧链平台,这个平台也是行业首个通过国家区块链服务备案的一个民航公共服务平台,它具有为行业相关业务领域提供权威性数据确权、可信存证、实时验证、数据追溯以及数据要素交易等应用服务能力,从服务能力、技术设施以及数据安全方面也取得了相关资质。航科院一开始就瞄准民航生产中对数据追溯和共享共治的需求,从推动生产的创新出发,也针对适航维修、监管、证照、航材各种业务场景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和应用工作。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应用在无人机的运行数据的存证和飞行员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场景。未来,我们还希望能够联合相关行业单位整合优势资源,面向航材特别是二手航材的质量追溯以及维修行业证照全周期的智慧监管等相关需求,从数据层面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打造维修行业的数据共享共治生态。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t20211207_1335701_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