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熊英

很高兴再次受邀参加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本次我代表首都机场给大家分享一下首都机场在智慧机场建设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首都机场的情况。我们现在首都机场整体有三条跑道,351个机位,三座航站楼,三个停车场,航站楼的总面积是140万平方米。这个是业务增长的状况,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随着T1航站楼的投产,2008年T3航站楼的投产,业务量增长是一个高速增长的状况,2012年之后,增长逐步趋缓。可以很明显的看到,2019年新机场马上就要启用,从现在快事到2019年期间,我们在整个旅客航班运行的正常,旅客服务的质量保障方面有所提升,可能在管理创新,以及科技IT方面有所发力才能保证我们的稳定运行。

我们的核心客户包括93家航空公司和9家货运航空公司,通达143个城市,通达64个国家和地区。在服务方面,从奥运之后整体服务有了很大提升,去年达到了全球第二的好成绩,在2015年ACI公布的年度机场服务质量排名中,排行第二名。

现在我们看一下首都机场的挑战和机遇。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在乌镇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说明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大会上百度的李彦宏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支撑,它没有结束。在这个浪潮的驱动下,机场也随着这个趋势在发展,比如我们内部会更加的协同,机场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实现局部互联。现在国内安全形势是日趋严峻的。在去年发生的法国和比利时的爆恐事件让人非常震惊。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已经充分暴露了信息安全的严峻程度,包括斯诺登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已经把它上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在2014年2月成立了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亲任组长,可以看到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严峻性已经到了每个人都不能忽视的程度。

现在从航班正常性方面,旅客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我们为旅客提供服务的时候也感觉这个工作日益艰辛。在商业发展方面,随着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电子商务O2O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挑战,首都机场对大数据和机场会员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

第二是新技术为机场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家可以这几年社交媒体为我们旅客提供了全新的社交体验,生物识别可能为我们未来机场安保方面提供很多的支撑,大数据、O2O和位置的服务都是为未来机场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机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我们提出了一个IT的双速时代。高铁是什么?它能提供大容量的运输量,非常安全可靠,点对点的一个服务。我们信息化建设前几年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建一个系统的时候考虑的是一个大而全,很系统化的,非常安全可靠的,但是在它有优势的同时,其实也带来了不能快速的响应旅客的需求,或者响应业务变化的需求,很多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我们要过半年一年以后为他提供解决方案。大家看一下汽车是什么样的,它是一个低容量的,但是它非常灵活,我们想开到哪里就可以开到哪里,想多快就可以多快。我们在打造信息化系统的同时,我们要提供灵活的,适应客户的快速需求的解决方案。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流传了一个帖子,任正非在华为的信息中心切到东莞的一个仪式上,他做了一个讲话,讲话中提到流程和能力要结合,流程要模块化。我们不要有完美主义思想,能力模块化了之后,我们要能够快速的适应业务变化。我们既要像打造高铁系统一样的打造一个专业的,高效的平台化的系统,同时也要为我们的相关业务部门,或者说是旅客能够提供快速的灵活的便捷的服务系统。

第四是首都机场面临的新局面。首都机场在2019年的时候将投入使用,随着第二机场的投入使用,不利的方面是对首都机场现在的营运收入带来很大的影响,会给我们整个管理团队带来一个全新的挑战。这个国家京津冀一体化的挑战,为首都机场调整航线网络结构,增加国际航班密度提供了一个契机。

我们提出了一个首都机场信息化发展的模型。智慧机场发展的路径,在去年的会上我给大家分享的是3.0阶段,我提出了3.0+的概念,我们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我们提出了4.0的概念,就是一个生态的概念,可以看到前面的1.0有一个概念词是集成,2.0关健词是可视和协同,3.0是前瞻和智能,到了4.0,我们认为它应该到了一个生态的阶段。我们自己分析首都机场现在应该是在2.0-3.0之间的2.5阶段。

基于刚才分析的智慧机场发展阶段,我们提出了这个1563模型,去年在这个会上我分享了56化,经过这一年多的再总结,我们认为以构建智慧机场为中心,以发展五大智慧业务为抓手,通过六维的信息化策略,三大支撑化体系推动智慧机场的建设。从五维上,我们认为安全未来一定是要主动的防御,协同是所有关联方的联合,以及线上线下的融合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来进行的管理。

我们把这个模型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作为进一步的解读。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在安全纬度上,可视化可以往后无限的做大,可视化方面在航班安全方面有所作为,在行李安全、信息安全等等就可视化策略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在智能化方面,比如说机器人的安保,安全隐患的管理,异常隐患的识别等等,包括前瞻化,应急预案的管理,安全的预警,旅客的信任机制,在协同化方面是倡导交通管理等等。在物联化方面是安全信息整合,安全巡查等等。可以根据各个机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业务发展,可以就这六个纬度做进一步的深化。

最后一部分展望一下未来智慧机场的应用场景。

首先是生态共享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加的服务。我们提出一些在线的票务服务,包括出行前的一些准备,比如导航相关的应用就可以发挥相关的作用。在到达机场之后,我们人工的智能服务可以开展旅客的引导和安全预警。随着定位设施,我们可以随时检测到旅客的精准画像。随着广告法的颁布实施,我们对旅客数据的采集利用方面,我们要研究怎么样做到利用合法。

通过整个信息共享平台来实现机场内部和外部的相关方的,包括互联网单位的,和政府部门一系列的数据共享。

智慧物联实现行李全流程追踪。行李厢将来多了一个前,和人的身份,和航班进行绑定,通过我们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和定位技术实现全流程追踪,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其实物联网还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比如说物联调度的管理、定位导航、安全一体化、商业规划,以及资产管理等等。

智能技术让决策更具前瞻性。通过大数据的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机场的安全形势进行提前预警,通过这些技术实现我们运行的更加的协同。

集云化服务让IT服务更加标准。很多机场现在已经开始迈向了云计算的时代。我们提出了机场服务云,打造服务云机场的云,我们可以做服务云,商业云,社交云以及会员云等等。

生态圈建设让机场进一步发展。机场20多年的信息化运程,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我们的思维在不断的发散,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信息化建设只是围绕在机场内部的,只是负责我们生产运行的系统,甚至和我们的服务,和我们的管理没有任何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的提升,和管理对信息化提出的要求,我们的圈子在不断的扩大,我们开始在和我们出场单位互联,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其实世界已经连在一起了,如何让我们的机场生态圈建设的更好?在刚才提到的1563模型里,生态圈治理的体系,我们必须要把它作为一个专项的工程来考虑,才能使我们未来的机场发展的更好,能够促进整个机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建议使用 IE 5.0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
./t20161206_1206171_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