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南航一名安全员在执行航班任务时,通过与机组其他成员的配合,在飞行过程中加强监控,成功抓获了一名在飞机落地后实施机上盗窃的犯罪嫌疑人。安全员按照相关程序将其移交机场公安后,其对偷盗其他旅客钱包内现金的事实供认不讳,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据悉,该嫌疑人近一年内乘机200余次,是机上惯偷。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的航班量和客流量虽然没能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但春运期间依旧是旅客出行高峰。需要注意的是,这几年一直被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飞天大盗”也可能趁机行动。
在疫情暴发前,机上盗窃一度非常猖獗。小偷们盯上了民航客机,而且有从个人作案到团伙作案、由国内航线到国际航线的发展趋势。2016年11月,在广州飞往迪拜的国际航班上,就有3名惯偷相互配合,对一位旅客的财物实施了盗窃。但他们很快就被机上安全员抓获了,飞机落地后被移交给迪拜机场警方处理。机上盗窃事件频发,不仅给受害旅客造成了财务损失,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中国民航的声誉。
机上盗窃包括盗窃机上航空设施和机上盗窃公私财物两种,都是必须严厉打击的行为。盗窃机上航空设施比如救生衣,会威胁飞行安全和其他旅客的出行安全,与机上盗窃公私财物共同适用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即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对于情节较重的盗窃犯罪嫌疑人,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从重处罚: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017年4月15日,涉嫌长期在国际航班上盗窃的罗某海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就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
为了解决机上盗窃这个困扰全球民航界多年的难题,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和财产安全,我国民航公安机关一直高度重视打击机上盗窃行为。早在2016年,民航局公安局就下发了《关于集中力量打击机上盗窃犯罪的通知》,民航各单位积极协作配合,利用信息化等多种手段对机上盗窃分子进行精准打击。经过近两年的打击整治,截至2018年9月,仅某省公安机关就抓获该类犯罪嫌疑人92人,成功劝返滞留境外人员315人。
经过专项打击和整治,机上盗窃行为在我国民航业已不多见,但依旧有不法分子怀着侥幸心理试图铤而走险。春节临近,又到了盗窃案件高发期。在此有必要提醒广大旅客,在乘坐各类交通工具时,一定要注意保管好随身物品,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出门,确保贵重物品在视线范围之内,行程结束前及时检查行李物品,一旦发现财物丢失及时报案。(《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马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