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盛杰 报道:11月22日,从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改革措施推介会上获悉,广州海关下属白云机场海关推出6项“互联网+空港e通”改革措施,大大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
六项改革措施打出组合拳
“互联网+空港e通”简单讲就是将机场进出口货物便利通关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将“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手段运用到货物通关过程中。据悉,广州机场海关推出的此项改革措施,正是为满足客户需求,以全程信息化、系统智能化、通关便利化、监控立体化为目标,通过自助进出卡口、自助仓储管理、自助国际中转、货物智能放行、全程电子通关、卡口自动分流等6项改革内容,实现通关手续办理无障碍、进出卡口时间无限制、系统信息对接无缝隙、海关审批作业无纸化、口岸物流作业无等待。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打出的“组合拳”,使航空公司、航空物流企业和货运代理均可直接受益。
货物中转实现无缝对接
近年来,南航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战略转型,“广州之路”初见成效,广州作为南航主基地,枢纽地位日益凸显。此次海关推出的6项新政中,“自助国际中转”对由白云机场中转至国外的货物实现7×24小时信息化系统自动审核。出境预配舱单、国际转运准单等中转审批单均可实现电子验放,实现国际中转货物从运抵到转运离境的无缝对接,此举将进一步加快经广州中转货物的通关速度。白云物流市场部负责人介绍,2016年,其国际货物中转业务量同比增长22.7%。据海关负责人透露,现在珠三角的很多企业不再远赴香港机场“中转”,更愿意将货物就近经白云机场通关。
自助系统即时传递信息数据
白云物流作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中区的建设者和经营者,园区有200多家经营航空物流的货代企业,而此次海关6项新政的推出,将为白云物流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以“自助进出卡口”为例,以往进入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的所有车辆放行都需人为核对信息,这对企业来讲,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的投入成本大大增加。自助进出卡口海关系统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并对碰海关放行指令,实现进出车辆自动抬杆放行,缩短了车辆通行时间,加快了货物流通速度,既满足了园区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同时企业的成本也降低了。
“自助仓储管理”又是一项对白云物流业务产生直接影响的改革措施。从去年开始,经过近2年时间的测试和调试,目前南航的唐翼系统已实现了与海关系统的稳定对接,货物的进仓、分拨、查验、理货等货物信息都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传送的方式与海关数据进行对碰,避免货运代理长时间排队等待货物放行。
跨境电商通关时间缩短
受海关针对跨境电商业务推出的“4·8”新政影响,近一年来,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业务发展速度放缓,园区大部分企业减少了对跨境电商进口的产业布局。此次海关6项改革措施的推出,对跨境电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广州中远国际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以前一天最多只能操作20多单业务,一单进口业务最快也要3天才能办结报关提货手续;现在进口通关时效只要1小时,进口货物最快半天就能放行提货。“刚刚过去的‘双11’当天,我们通关单量接近10万单,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据悉,在实施“互联网+空港e通”改革后,白云机场口岸进口货物海关作业时间(从申报到放行时间)为17.56小时,比改革实施前缩短了30%;出口货物海关作业时间为1.12小时,比改革前缩短了44%。广州海关表示,下一步,将在空港继续推进“互联网+空港e通”改革,对在互联网上办理车辆入区登记手续、取消IC卡管理车辆、转关业务实施全程电子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积极为企业减负增效,助力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