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北京新机场今日上午正式破土动工(组图)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4-12-26 12:04:12

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新机场奠基仪式上当地老百姓也参与填土(东哈达/摄)

(聂永华/摄)

(东哈达/摄)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吴丹 报道:“我宣布,首都新机场今天正式开工!”12月26日,随着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一声令下,备受关注的首都新机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随后,李家祥、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与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局长金宜斌,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蔡剑江,东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南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司献民,海航航空集团董事长陈文理,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党组书记刘彦斌,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姚亚波一起,为新机场培土奠基。

(李颖/摄)

  在奠基现场,李家祥查看了机场位置、机场本期规划、远期规划等示意图,并仔细听取了新机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关于新机场跑道建设、综合交通等方面的汇报。

  记者从奠基现场获悉,首先破土动工的是首都新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一标段,该标段位于新机场西侧跑道北段,主要包括西二跑道的一部分以及相关滑行道。26日动工旨在利用冬季时间,先开展地基处理实验,主要采用换填、强夯及冲击碾压等方法,同时采集相关参数,为明年全面开工做好准备。

  首都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7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需求。新机场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的货运、空管、航油、航食、市政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生产生活设施,计划于2019年建成投产。工程建成后,不仅能够缓解首都机场容量饱和的运行压力,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航空运输快速增长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民航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还将积极促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2014年12月26日在北京新机场奠基仪式上第一辆铲车动土(东哈达/摄)

  据了解,新机场选址对净空、空域、环保、地形地质、公共设施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了全面科学论证和严格比选,规划设计借鉴了国内外“一市多场”及枢纽机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在空管运行、跑道构型、航站楼设计、功能流程、综合交通、绿色环保等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按照规划,新机场近期建设的4条跑道将首次采用三纵一横“全向型”构型,这种跑道构型适合京津地区的空中运行特点,为空管运行提供了多种可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北京地区紧张的空域资源,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间,有利于提高空地一体运行效率,并减少了对周边区域的噪声影响。

  与此同时,新机场还计划打造以新机场为核心的“五纵两横”综合交通主干网络,将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整合,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主导,形成具有强大区域辐射能力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新机场轨道专线可直达北京市中心区域并与城市轨道网络多点衔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可在2小时内实现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连接,为开展空铁联运创造有利条件,使新机场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对于外界普遍关心的总体投资以及谁将入驻新机场这两个焦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于本月16日下发的批复显示,新机场工程总投资达799.8亿元,其中,空管工程总投资41.6亿元,供油工程机场场区内项目投资22亿元。根据批复,南航、东航及旗下中联航、国航及旗下北京航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将进驻新机场设立基地。

  另外,从地理位置来看,新机场处于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的中心位置,是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重点的叠加区和衔接区。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新机场建成后,依托新机场发展临空经济,将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利用好河北省和天津市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引导北京部分交通物流、教育培训、商贸市场等服务功能向外疏解转移,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和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共同发布的《首都机场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报告》,预计未来20年,新机场累计将为北京市带来超过8.6万亿元的经济贡献,年均提升北京市GDP增长率1至2个百分点,推动南城占北京市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10%提升至32%,对于缩小南北城差距,形成北京市经济总体平衡发展的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李颖/摄)

责任编辑:张薇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