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讨论
 
互动讨论

主持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未来也将影响巨大。我想问一下,除了刚才介绍到的,对于后期的复苏还有哪些信息化解决方案?

徐冶楠:作为行业内人士来说,我们对于后疫情时代民航行业的复苏,应该说是都非常具有信心的。我们坚信国家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变,而且我们的疫情防控非常有力。

从进一步促进复苏来讲,第三季度民航旅客量恢复到90%以上,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进一步恢复复苏,可能有两方面。

第一,在我们业内人士有信心的基础上,怎么样让旅客让有信心?这个点在信息化建设中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点,就是我们怎么样去触达我们旅客。并不是在航站楼才接触到旅客,并不是在飞机上才接触到旅客。把我们的疫情防控传出给旅客,比如说航旅纵横、比如说C端,把好的服务提供给旅客面前,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另外一个方面,开源又节流的话,机场是不是考虑在信息化方面投入更多。从顶层考虑到,是否考虑到前端多用自助设备等等这样的解决方案。

潘野:疫情的发生确实对民航冲击是比较大的。在后疫情时期,对于民航行业的关注点,我们更强调民航行业的管控。我刚才提到的B类人群的识别,可能会有更多的关注。

我非常同意刚才这位嘉宾的说法,真情服务,更应该通过信息化手段,去触达我们旅客。在后疫情时期,更多地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比如说旅客的寻人,都是在登机服务的情况下,为旅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后疫情时期更多的是关注候机安全,同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和真情服务。谢谢。

刘一:我觉得疫情对于中国民航应该说是一个重新的新机遇,无论从我国疫情防控在全球的角度,还有内循环和双循环的话题。很可能在疫情复苏之后,航空业能够站到世界的前列,而且是处在不用再去跟跑,而是领跑的这么一个阶段。

具体到信息化如何来应对这个阶段?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航空业中的应用,目前确实应用的很好,但是航空业本身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可能有待加强。比如说机场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需要进行仿真和优化。目前所用的仿真优化软件,大多是欧美原创,仿真的流程以及得出的结果,包括运行的环节和国内是不一样。

有软件曾经被国外禁用过,如果很多行业的基础软件,还不能够完全自主,甚至不能服务于或者优化于行业的话,会成为制约我们行业发展瓶颈。而这些基础信息化的发展,更需要像业内无论是科院院所,还是航信信息技术单位的投入,这可能也是行业需要思考或者深化的一个问题。

王洋:说到后疫情时代的应对,民航单位所面临的场景,包括业务模式都有很大变化。众所周知其实民航业,尤其从机场的视角来看,分为航空性业务和非航业务。

疫情更多会影响航空性业务,包括业务量的增长的放缓。我更多地从另一个视角,就是非航业务来分析,之前很多机场都在关注核心安全、运行、服务,但是实际上现在包括华为在帮民航单位做信息化的包括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越来越多的机场客户,也在关注商业发展。

从这种非航的角度从商业发展的角度,我们认为未来在后疫情时代,商业成为机场业务一个增长点。在这一点,华为也在帮很多机场做智慧化构想和打造。包括流量流象打造智能化的分析,包括对旅客构成以及旅客流向的分析,能够去支撑我们机场商业业态的构成的决策。包括我们目前也在与一些合作伙伴合作,去帮助机场构建旅客画像,未来能够实现旅客在机场餐饮、精准个性化推送。

在大数据层面,其实原来是和机场都是更多地分析运行数据、安全数据、服务数据。实际上大数据未来它会更何不同业务的领域来做复杂多域情况下的分析。华为现在也在与一些机场合作,把商业的数据和运行的数据关联起来进行分析。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视角和结果。

举个例子,原来可能在疫情之前,实际上有很多国际航班,能够分析出来一些不同目的地的国际航班,旅客在一些免税店的消费能力是很强的。那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动作运行数据和商业数据的关联,能够把消费能力强目的地的航班,能够更多地分配到免费店一些机位,从而能够提高我们的商业收益。实际上有分析数据指出,如果我们能让旅客在我们航站楼内多停留十分钟,实际上我们商业收益有一定比例的增长。

所以我们能够在后疫情时期通过多多元化的大数据分析,能够支撑商业价值的创新。

 

主持人:经过这场疫情之后,大家对民航信息化的发展有哪些反思和认识?尤其现在所存在的哪些些问题,需要大力的解决?

徐冶楠:我是机场业务部出身,我多聊聊关于机场业务的想法。对于机场来说,以前讲安全就是讲空防的安全、讲机场的安全,现在又加入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防疫。随着国际的疫情发展,国内的疫情趋势向好,机场安全又被推到国家安全的层面,这就对机场下一步发展提出非常重大的挑战。防疫防控已成为机场安全的政治红线,面对这样的改变,包括机场的体温监测等等,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是否给旅客带来困扰?据我所知,在一些大的机场投入很大的安保力量,旅客也很厌烦。

随着疫情的防控,我们进入航站楼的时候,增加了体温监测,还有安保一层一层的人力投入,是否可以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是否由航站楼带有体温监测防爆检测以及跟全国二维码相互打通的健康体验,而不是一堆旅客,堆在航站楼门口在那儿扫二维码,是否红码、是否绿码等等西,这些都是可以思考发力的点。

潘野:谈三点,首先是民航信息化建设,实际上现在大的概念比较多。但是从数据的角度上来说,实际上数据链条没有得到打通。以前经常说一句话,定位新时代数据更精彩。从数据的采集开始,到数据的感知到数据的应用,实际上机场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运行态势的感知也好,要进行AI的运用也好,其实都需要在每个环节都需要扎扎实实做很多事情。

包括演讲当中提到的视频智能技术就是数据采集的技术,未来有比较大宏观的概念,数字孪生机场。但是对于一个机场来说,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应用去完成基础设施,或者基础手段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比如说后面的数字孪生,数据运用也好,都是空谈。这就是未来第一点未来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去完全数据链的打通。

第二,国产装备问题。现在包括航信、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优秀单位不断涌现,我们在不断地去解决在行业卡脖子的技术,改变被国外的厂商垄断的局面。国外厂商产品的引入,有好处,但是不能让它卡住我们的脖子。在未来"十四五"规划当中,需要更多地在层面去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防止国外的新的技术形成垄断。

最后说一下新技术的引入,从我个人理解来看,民航对于新技术的吸纳还不够。最近比较火的技术,包括区块链虚拟现实技术,实际上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都得到充分应用,在这种新技术在民航行业内很多刚刚起步阶段。

今年我们也在跟广州机场进行区块链,民航行业对于新技术的跟进新技术的把握,如何将这些新技术优势和长处与具体的行业业务问题去结合起来,去实实在在解决行业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有待在座的各位去进一步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刘一:疫情对于社会的出行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包括思想方式,影响都比较深远比较大。对于行业来说尤为突出。

看全球航空运输业,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从业的人员心怀感知之心,应该处于抱团取暖的状况,我们应该反思,这些年来我们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还存在一些数据完全垄断或者信息系统完全垄断的问题,还存在行业信息化更多地是做技术平移而缺乏对于行业深入思考的这样一些问题。

现在业内还应该团结起来,不然我们很困难。这样的话,能够来进行这样一个反思和深入。

总之,我期待这一次疫情能够让我们抱团取暖,能够让我们取得一些新突破。

王洋:这个问题谈两点,第一是国产化。无论从大的环境来看,还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实际上国产化现在都受到各个行业,尤其是我们民航客户非常高度重视。但是我们认为,实际上国产化其实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可能是一个产业链整体的打通,才能够实现全产业链的国产化。无论从底层的芯片再到硬件的设备,再到中间的通用技术能力平台,再到上层的应用,其实它应该是全产业链。所以从华为的视角来看,包括目前在做的也是在跟行业的很多合作伙伴,一起去构建这条国产化的产业链。

华为更多地是提供底层的芯片以及硬件设备以及部分的通用能力平台。然后再跟行业内的应用合作伙伴去打造国产化端到端的一些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也已经推出了全国产化的解决方案或者产品。未来我们的国产化之路,应该是整个行业内不同生态,能够聚合到一起,来帮助把这条产业链不断地做大做强。

第二,标准化。在后疫情时代,很多客户越来越关注能力化的建设。在交流的时候,民航客户也会问,到底如何来打造智慧机场、智慧空管、指挥航科、如何把智慧化应用到机场里面来,在应用的时候,行业已经有很多成果,或者落地很多优秀的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拿出来标准化用到全行业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开满园。

在机场司的指导下,华为也在牵头去编制四型机场关键技术的标准,在后疫情时期如果全行业都希望能够去进行数字化建设,那其实这种标准化的能力发展,是来支撑或者推动我们整个产业不断去升级的一种核心支撑和能力。

 

主持人:近两年来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新闻,在高科技出行和便捷出行的当下,中老年人面临着像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等出行的困扰。我最后想问一下各位,有什么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让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忘了有人文温度去关注到特殊的群体?大家可以简短地再来说一下。

王洋:人文机场一直是四型机场非常受关注,但是也很难找到切入点,所以华为在跟很多人交流的时候,现在很多机场有线上的服务平台,比如说机场的APP、网站、微信公众号,同时还有很多线下的服务、现场的服务,比如刚才主持人提到的轮椅服务,航站楼电动小车的服务。现在,构象未来的人文机场,应该把线上的服务和线下的服务能够整合为一体,提供一种线上线下同质标准化的体验,能够把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关联,未来我们的旅客在手机上订阅一个服务之后,能够更顺畅地在航站楼现场找到现场服务,同时服务体验也能够通过线上去获得一个反馈,能够更好地去闭环整个服务的管理。

所以,未来要更多地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统一,通过统一的入口和平台,来去完成整个机场服务体系的构建。这个可能是服务领域需要关注的点,谢谢。

刘一:新技术的应用一定会带来人文服务的问题,像老年人用手机不是很方便、由于移动互联产生的越来越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方面我们也在协助局方出政策标准。另外从政策标准上来说,当然有一个前提,不会因为考虑到这些问题就因噎废食,这是一个基础。对于旅客的隐私保护,甚至对特殊人士流程上的服务,目前都在做相关工作。

另外一方面,这一次人文机场也是在上周发布的指导意见里面专门提出来。这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出了要求,无论是IT人员还是一线服务人员,应该说在流程和工作过程中,都能够加以考虑,加上真情服务,所以无论从政策标准、服务意识角度都有这方面的考虑。

潘野:人文关怀一直是真情服务必须去关注的一个点。我个人认为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这一定也会产生更多人文方面的应用。比如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怎么样享受基于智能手机APP的一些信息化服务方式,就能够往这个方面去解决相应问题。

所以第一层面,信息化技术在发展,这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就是四型机场非常重要的板块,信息化技术在与行业去融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人文关怀和真情服务,比如说无感通关等一系列方式。

第二层面,真情服务信息化相对来,冷冰冰的技术不能完全替代掉人和人近距离所来带的情感温度。所以信息化技术不是万能的,相信人文关怀在真情服务的技术上,人与人接触、心与心相融合一定是必不可少。因此,在真心服务和人文关怀这个层面,我相信近距离接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仍然是必须和必要的,信息化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人文服务。一句问候、一声你好是比冰冷的信息化服务更好。

徐冶楠:四型机场并不等于绿色机场,但必须注重绿色、人文,技术本身没有人文情怀,人文情怀需要后天注入,也是在座的各位在做机场信息服务的各位同仁共同注入的。

其实,在过去的一些工作中有过很多很好的体验。民航业在整个消费领域,服务品质可以是名列前茅,上周也提到行业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调查,民航业是全国各个行业排第二。第一位是银行。做信息服务的时候,怎么注入人文关怀?举一个小例子,在大兴机场,旅客智能服务终端看起来很高级,有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这样的技术,但其实也注入了很多的人文关怀,比如摄像头有多个位置的摄像头,考虑不同角度的人,甚至考虑到小朋友,小朋友站在前面也是可以识别。

显示屏不光是一个显示屏,上面还有盲人,上面也支持盲人触摸,这些细节在信息产品落地的时候,格外地让人觉得温暖,这是信息服务工作者一直想追求的。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t20201104_1313437_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