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大数据中心教授 刘一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大数据中心教授 刘一

刘一: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央及各行业多次提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将之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一般认为“新基建”包括“5G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与“创新基础设施”等三大方面:与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赋予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内涵,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经济及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内在需求。

结合民航行业来看,“新基建”即体现在行业生产运行的软硬件直接保障,也体现为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途径从而使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赋能。冯正霖局长在第十届民航发展论坛上指出,“智慧民航正是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成果,分析整合民航各种关键信息和要素资源,最终实现对行业安全、服务、运营、保障等需求做出数字化处理、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的建设过程。”这是对民航行业进入“新基建”时代的重要判断,也是对民航行业“新基建”内涵的精准阐述。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新基建指导意见》提出了14项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的主要任务,也指出了智慧民航、智慧枢纽等领域的任务与目标。

在上述背景下,民航各运行主体开展了“四型机场”、“互联网化航空公司”、“四强空管”等行业级的顶层设计,在标准规范、应用创新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效。从全行业的运行支撑角度,“中国民航运行数据中心”2018年的民航运行数据共享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揭牌成立,以推动行业的运行数据共享,实现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精细管理、精确监管和精心服务。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民航行业的的各个领域,“新基建”带来的成效也在深刻变革着运行与服务流程,从而提升运行效率与旅客体验。比如基于旅客安保大数据的分级安检体系、基于A-CDM系统的航班高效保障系统,基于RFID的旅客行李全流程追踪等等。

对于新基建带来的行业价值,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创造行业新价值、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民航曾经是传统信息化,乃至电子通信领域技术应用的领先行业,这就会形成一套既有的信息化架构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加上民航对安全极高的标准要求,就会为当前这些新兴的、松耦合、分布式、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带来挑战,从而造成“先发劣势”。此外,民航行业具有“多保障环节、多建设主体、多运行主体”的特点,很容易形成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各自为战”、数据与信息烟囱林立的局面,最终与信息化建设的目的适得其反。而“新基建”将带来全新的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这将有利于促成行业数据信息共享、加速行业组织与流程再造、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行业安全保障能力与运行效率的双提升。

此外,“新基建”也是推动行业价值链延伸、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动力。随着“新基建”构建的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拓展,不但将实现民航安全监管、飞行保障、机场运行信息服务等行业内部领域的协同发展,也将赋能民航跳出传统“民航圈”,引领整个航空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与航空制造业互联互通,支持国产航空制造;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互联互通,尽快实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间的优势互补,助力“空铁联运、空地联运”等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旅游、驻场口岸等单位实现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打造民航数据资产与价值的新高地。

下面,我将代表团队从“共商、共建和共享”三个维度汇报一下民航运行数据相关工作:

首先是数据治理相关政策,对于数据资源的正确定性是各项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今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已将数据作为与土地、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这必将对生产力的提升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在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等相关制度还不明确的情况下,近年来,行业管理部门与运行单位一道,以共享协议为基础,推动民航运行数据开放共享模式创新,实现民航运行协同必要数据的互联互通,确保平台汇集数据使用的公开、透明,维护数据增值服务方的各自权益。这是数据治理在民航领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从长远看将为进一步完善民航运行数据管理体系,推动民航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条件。

在“生态平台”共建方面,目前,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平台已实现覆盖所有运输航空公司和年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参与运行数据共享单位总数已超过100家。共享协议版本从最初的V1.0至V2.2.1,历经6次更新,共享数据项增长4倍,达到284项,并正在积极推动中小机场运行数据共享与应用先行先试工作。下一步,将通过广泛汇聚技术力量,加快沉淀可复用、可推广的应用场景,面向用户提供基于行业运行数据的微服务,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相关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先进技术与政策标准的保障。在技术方面,我们在行业内见到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运筹学及数据服务等技术已经开始较成熟的应用。而在政策标准方面,随着《中国民航运行信息管理指导意见》、《中国民航航班运行数据开放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我国民航运行数据管理和应用也正式步入“全行业一盘棋”时代。

展望未来,民航将步入“大运行时代”,行业管理主体、运行主体、保障主体以及服务主体之间的协同运行体系与机制建设,需融合应用航班、旅客、货邮行的各环节运行数据,实现民航行业内,以及民航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共享智慧的大运行”。

首先,运行大数据将为各相关方建立高度一致的情景意识。当前,我们行业已实现基于统一的预先飞行计划工作平台,为全行业提供全面、准确的预先飞行计划数据;通过空地航班运行动态数据的集约化共享,促进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航班运行效率和正常水平。下一步,随着中小机场运行数据共享的延伸,国际相关数据与其他运输方式数据的补充,大数据平台还将促进机场群和跨地域运行协同,以及发挥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我们注意到国外一些国家OTA或出行服务平台会给出精细化的跨交通方式联乘方案,这正是其背后强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的体现。

其次,基于行业运行监控网络大数据的分析利用将大幅提升行业运行效率与应急决策能力。行业将以数据流、信息流为载体,搭建民航协同运行平台,以大面积航班延误应对处置等场景为切入点,基于机场运管委协同机制,实施航班计划动态调整,主动应对影响运行的不利因素。通过打造应急处置“一张图”,形成统一的态势感知和整体合力,支持事前及时预警,事中快速响应和协同应对,既做好民航突发事件处置的同时,也服务于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处置。

最后,运行大数据为监管部门优化资源配置提供重要的支持。基于覆盖航班运行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数据,能够进一步增强对机场、航线、区域不同维度的运行效率分析,精准评估在运行安全、航班正常、旅客服务水平等方面长期存在的瓶颈,提升航权资源、空域资源、时刻资源、地面运行保障资源等的优化配置能力。

最后我就做好行业的智慧发展与数字化转型与各位交流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开展全行业的“新基建”需要树立“一张图”的统一情景意识,全行业“一盘棋”,这就需要进行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规划与管控,不能仅仅是各个领域、各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做到“既要有点、也要有面”。应做好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既不能沿用传统的体系,也不能简单地从其它行业平移,而是需要聚焦行业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关的顶层设计和标准架构,比如行业数据共享的标准系列、人工智能在民航业的应用规范等。要开展规范有序的数据信息应用,提升不同主体信息化系统间的协同运行水平,进一步提升以数据为代表的资源使用能力,以及对社会及旅客的数据信息服务水平。

二是要勇于创新机制。“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不同,既有硬件设备设施的建设,也有大量的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资产与系统建设,这些信息资产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很快的迭代周期以及其它资产所不具有的可复用性。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为信息技术的高速迭代发展,如果按传统的模式,很可能出现建设赶不上变化的局面;二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呈现出周期越来越短且需要并行开展的特点,过程中各类预算和项目管理也是传统基建模式不易适应的。这也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新基建”领域更具有活力和优势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发展民航“新基建”,必须探索借鉴并引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理念与模式,形成一套规划设计、“立项-开发-运维”管理、投入产出评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新机制。

三是要坚持需求导向。我们需要注意到“行业性新基建”与“通用性新基建”的区别,既要用好通用类新技术,更要深耕业务需求,注重应用创新。这就需要我们行业要“加强内功”,加深对行业痛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回归问题本源,坚持需求导向,而不仅仅是技术导向,更不能是产品导向,绝不能“为了新基建而新基建”。很多行业问题,比如航班运行战略管理、航班正常性预测等领域,由于需要大量行业人员的经验与知识,以及业务逻辑,这和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这类通用性信息技术问题相比,在数据、算法、架构等方面是具有行业特征性和差异化的。这就需要民航从业人员发挥工匠精神,聚焦行业基础数据治理和行业信息化的核心关键技术,如此,才能打牢基础,有所突破,有所收获。

四是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新基建”需要有主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凝练全局性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行业重点、难点问题加以实践落地,比如针对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应该在统筹构建“航空物联网”这一体系下进行,打造行业大数据中心,实现信息整合。以此为基础,以行业新兴问题为切入,如“无人机运行管理与服务保障”等,结合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技术,给出相应的动态实时管控方案。从而达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

【PDF】“新基建”背景下的民航智慧运行与发展

中国民航报社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news@caacnews.com.cn
./t20201104_1313435_sj.html